下载此文档

教学设计 电功率教学设计.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二节电功率(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建构主义认为:教师要重视学生原有的经验,要将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教学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化;要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想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依据,引导学生丰富知识。课程标准对初中电功率部分提出的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是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二、教学背景分析电功率是继电荷、电流、电压、电阻、电功和电能之后的又一个新的物理量,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电功率的测量、比较灯的亮度、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解决电功率的综合问题都要借助这个概念,所以引导学生建构正确、清晰的电功率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初三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本节课密切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用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引入,展示实验、生活事例等形象直观的素材,帮助学生建构电功率的内涵。三、教学目标(一)、定义及单位。。、额定功率。知道额定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电压、实际功率的区别。(二),学会比较和类比的方法。,使学生体会物理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电功率对用电器的影响。(三)情感、。,增强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让学生树立节约用电的意识。四、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理解电功率的概念。(二)教学难点:理解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五、教学流程示意图学习线索:生活实例——演示实验——引出概念——建构概念——解决问题——强化概念六、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境创设概念引入问题引入:哪一个用电器单独接入电路,电能表的指示灯闪烁得快?能说明什么?展示:带有入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电灯、支路开关、插座的示教板,提示学生观察模拟家庭电路中用电器的使用情况。演示实验:将100W的灯泡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观察电能表的指示灯,发生了什么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演示实验:断开开关,将一个1000W的电热器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观察电能表的指示灯,发生了什么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过渡语:使用两个用电器时,都会消耗电能,这两种情况有什么不同?教师导语:电能做功有快有慢,就需要用新的物理量来描述,物理学中引入“电功率”来反映电能做功的快慢,电功率的符号用P表示。学生回答1:灯泡学生回答2:电热器观察实验。学生回答:指示灯在闪烁,说明灯泡在消耗电能。学生回答:指示灯在闪烁,说明电热器在消耗电能。观察实验。可能回答1:指示灯闪烁变快;可能回答2:消耗电能变快;可能回答3:电流做功有快慢之分。复习类比建构概念引导思考:电灯通电10S,电流做功1000J;电热器通电20S,电流做功20190J。(1)电流通过哪个用电器做功多?(2)电流通过哪个用电器做功快呢?引导思考:电功率是用来反映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我们如何定义电功率?它

教学设计 电功率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iang1982071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19-07-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