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晋灵公不君学案.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晋灵公不君》导学案高二语文导学案编写人:艾健兰沈妹华学习目标:1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背诵文中名句。2分析人物形象3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实录精神,探究“春秋笔法”的文化内涵。学习重点: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学习难点:春秋笔法的内涵第一课时[知识链接]:常识简介1.《左传》是我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西汉初称《左氏春秋》。后又称《春秋左氏传》。《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2.《晋灵公不君》的故事在《春秋》中只有一句话“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晋襄公之子,文公之孙,晋国第二十六君,在位14年,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晋国的正卿(相当于首相),谥号宣子。:什么是春秋笔法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因其起源于孔子所编纂的《春秋》而得名。作为中国历史叙述的一个传统,它有以下几个特点:秉笔直书:史官要如实记录历史,不虚美,不隐恶,不隐瞒事实真相,据事直书。隐晦含蓄,微言大义:史官在记录历史时语言简练,用字讲究,表意含蓄隐晦,一字之中暗含褒贬,它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道德评判,反映出儒家的政治理想。如,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甍”,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又如:处死有罪之人曰“诛”,臣杀君,子杀父曰“弑”;有道伐无道曰“讨”,偃旗息鼓地偷袭叫做“侵”。以合乎礼法为标准,评判历史人物,以达到惩恶劝善的目的:史官在叙述史实时也进行道德评判,从儒家主张的伦理道德出发,判断是非,赞扬明主贤臣,忠臣义士,贬斥不合礼法的行为。一:【自主学习】1、正音靡()不有初奢靡()靡靡()之音衣冠()弱冠()冠()状动脉宿舍()住一宿()星宿()胹()饮嗾()獒()箪()橐()戟()弑()诒()蹯()寘()畚()溜()衮()阙()鉏麑()()2、通假字(1)弹人,而观其辟丸( 通)(2)首山( 通)(3)卿,亡不越竟( 通) (4)贼( 通) (5)阙( 通)二:【合作探究】初步感知全文。自读课文,学生自行疏通文意,质疑文中字词。1、不君,不行君道。厚敛以雕墙。以--2、"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而--3、"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夫人载以过朝。过朝--4、则莫之继也"中"莫之继也"是什么句式?5、公嗾夫獒焉"中的"嗾"、"夫"、"獒"的意思各是什么?[来源:学。科。网]三:【巩固练习】1、下列四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鲜克有终克:,惟仲山甫补之。阙:,公患之。骤::(),,,倒戟以御公徒,()A.①君能补过,衮不废矣②君知所过矣,将改之B.①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②夫轻诺必寡信C.①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

晋灵公不君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dwd123321123
  • 文件大小72 KB
  • 时间201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