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学生课外科技立项
申请书
项目名称:汶川地震遗迹旅游休闲效益实证研究
申请者:
学院: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申请日期:
共青团成都理工大学委员会制
二○一年月日
汶川地震遗迹休闲效益实证研究
摘要
第一章前言
选题背景
,给汶川地区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与创伤。作为地震震源的北川羌族自治县是地震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据北川县统计局关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统计,全县20个乡镇、278个行政村不同程度受灾。北川县城在此次地震灾害中80%以上的房屋被损毁,100%建筑成为危房。县城常住人口及流动人口共20000多人,仅有4000多人逃生,10000多名人在地震中丧生。经济方面,2008年全县仅实现生产总值101694万元,%。其中,第一生产总值31958万元,%;第二生产总值37548万元,下降37%;第三生产总值32188万元,%。人均GDP仅达到6917元,%。。除此之外,北川赖以生存的一二产业也遭到重创,农业、林业、畜牧、,[1]。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北川县想在灾后尽快回复经济,第一产业面临着耕地少等难题,第二产业在短时间内也无法实现,因此,第三产业给北川带来了希望。
汶川特大地震带给人们痛苦的同时,也带给了北川、映秀等地震灾区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与国际性的科考价值[2],地震灾区可以借助现有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当地居民就业量,同时也能带动相关产业的恢复,促使各方面经济的回升。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以实证研究的方式调查游客在地震遗迹地区进行游览的行为方式,旨在揭露游客真实的行为动机,感受收获,为更好发展地震旅游带来理论基础,点明正确的发展方向,从而更好的恢复灾区经济。
丰富了汶川地震遗迹旅游休闲效益的研究成果
目前国内外对黑色旅游者的行为特征研究成果颇丰,但是,基于地震遗迹旅游的休闲效益的研究却十分鲜有。本课题采用休闲效益法,通过实证调研,结合描述性分析和列链表分析,总结出地震遗迹旅游中游客真实的行为现象,丰富了地震遗迹旅游休闲效益的研究成果。
揭示了地震遗迹旅游中游客真实的行为现象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以休闲效益法为设计基础做出了供游客填写的问卷,采用实地发放问卷的方式,对游客的真实情况想法进行采集。数据回收后,通过spss软件处理,将数据情况进行量化,来得到以数据形式表达的游客行为情况,从而揭示地震遗迹旅游中游客真实的行为现象。
本课题以汶川大地震受灾区北川、映秀的游客为考察对象,主要从动机、感受、想法和收获四个维度研究了黑色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在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黑色旅游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证考察,进一步揭示了汶川地震遗迹旅游者的真实行为现象。
全文共分为
第一部分为前言。简要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第二部分为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从黑色旅游,地震遗迹旅游以及休闲效益法三个方面,阐述了相关的理论研究基础,总结了国内外学者相关的研究进展。
第三部分为研究设计。交待问卷设计方法、研究方法、数据收集方法、样本概括以及问卷检验。问卷检验包括信度检验与区分度检验两个部分
第四部分为数据分析。针对游客的动机、感知、体验和收获等心理过程,运用SPSS分析调研数据,采用因子重要性排序、描述性分析与列联表分析,重点测量旅游者走访地震遗迹景观的经历为其带来的利益或收获。
第五部分为结论与讨论。根据数据分析,对游客行为现象进行总结,为汶川地震遗迹旅游更好更持久的发展带来参考依据。
我们小组针对汶川地震遗迹景观游客休闲效益这个课题,对黑色旅游、地震遗迹旅游以及休闲效益法研究内容进行整理,进一步对黑色旅游、地震遗迹旅游、地震遗迹旅游资源等基础概念进行分析;以人口学特征、李克特量表、描述性分析和列联表分析为技术基础,在实证研究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下,全面的分析了旅游者探访地震遗址的经历为其带来的利益或收获。讨论和总结了黑色旅游者的收获类型。(图1-1)
图1-1 研究技术路线
-1 Research Scheme
学习研究方法
进行问卷设计
整理阶段
得出结论
得出结论
整理数据
讨论分析
准备阶段
理论研究
分析阶段
数据处理
列联表分析
重要因子排序
描述性分析
人口特征分析
问卷检验
数据整理
数
汶川地震遗迹景观休闲效益研究(毕业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