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教育和体育局绵教体函〔2017〕43号绵阳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做好2017年全市普通高中、初中招收体育特长生工作的通知各县市区、科学城教体局,园区社发局,市直属中学(训练单位):为进一步规范管理全市普通高中、初中体育特长生招收工作,根据我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和初中入学有关文件精神,现就做好2017年体育特长生招收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一、招生学校全市参加省届运会项目牵头学校;市级以上阳光体育示范学校;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长期坚持训练,近五年内被命名的市级以上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以上学校不具备组队条件、未设立专项运动队、近两年内未组队参加市级比赛的,不得招收相应项目及组别的体育特长生。2017年绵阳市普通高中具备招收体育特长生资格的学校名单详见附件1。二、。具备招收体育特长生资格的学校应合理编制招生计划,将本校具有明显优势的省届运会项目作为重点予以倾斜,做到拳头项目和普及项目相结合,进一步彰显学校体育特色。公办学校主要招收具有绵阳籍正住户口的体育特长生,民办学校招收绵阳籍考生比例应不低于50%。,并在体育专项测试前向社会公布。,汇总后报市教体局备案。三、、在初中阶段已履行了青少年运动员注册手续、且参加县级以上比赛具备有效成绩记录的初中毕业生,均可申请参加体育特长生招生考试报名。。(1)免试生:申请免试录取的考生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限国家体育总局或教育部批准举办的综合性运动会和年度单项体育比赛(不含分区分站赛)]取得前六名的体尖生。,获得单项前二名或集体项目前三名的主力队员。参加省届运会获得单项前三名或集体项目前四名的主力队员。,获得单项前三名且具备参加省“十三运”条件的注册适龄运动员。参加往届省运会获得单项前四名且具备参加省“十三运”条件的注册适龄运动员。(2)特长生:申请特长录取的考生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必须具有参加县级以上比赛经历(以原始秩序册、成绩册、获奖证书等为依据)。,但符合省届运会年龄段要求且已成功注册、具有特殊潜质的绵阳籍考生,由招生学校统一报市教体局,经市上专家组现场复核认可后,准予录取。四、(1)申请免试学生须于3月下旬持有关材料(申请表、等级证书、成绩证明、竞赛规程、成绩册、身份证或户口簿等原件及相应的复印件)向意向高中学校的教体行政主管部门申报,过时不再办理。(2)所有免试的考生申请就读的意向高中学校,必须与中考报名系统网上填报的志愿学校一致。(3)市教体局(或县市区教体局)根据学生的基本条件和获奖情况进行初审后,将初审合格的名单提交所辖招生学校初录。(4)招生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对考生进行复试。招生学校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录取符合免试条件的考生。对从事冷门项目、重竞技项目为绵阳作出贡献且符合免试条件的考生,各招生学校要给予大力支持,解决好此类考生升学就读事宜。(1)普通高中学校于每年3月中旬前向社会公布体育特长生招生简章,招生简章应包括测试项目、时间、地点、招生计划、选拔程序等内容。(2)考生持有关材料(申请表、获奖证书、身份证或户口簿等原件及相应的复印件)在规定的时限内到意向高中学校申报。(3)考生申请就读的意向高中学校,必须与中考报名系统网上填报的志愿学校及运动项目一致。(4)市直属学校于3月下旬至5月上旬集中组织体育特长生专业测试,并根据学生基本条件、测评成绩进行初录。各项目专业测试成绩以百分制形式呈现,招生学校要注意把握各项目之间平衡。各招生学校要按照本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要求,合理制订本校录取体育特长生专业测试成绩和文化课成绩最低要求方案。县市区普通高中的专业测试由各县市区安排,其安排及测试结果上报市教体局学体科。(1)各县市区教体局和市直属学校将初录的体育免试生名单(附件3)、体育特长生专业测试合格名单(附件4)、《初中升高中体育特长生(免试生)申请表》(附件2)和相关资料汇总,于5月20日前报市教体局学体科(含电子文档)备案。联系人:尹皎;电话:2210317;邮箱:16889998@。未按时备案或备案材料不完善的,市内各普通高中学校一律不得以体育特长生(免
绵阳市教育与体育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