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3:古代科技意义外传发明与改进项目造纸术西汉: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侯纸”8世纪传到中亚,后传欧洲指南针战国:司南北宋:发明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12C末13C初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火药发明:古人炼丹唐末宋初:应用于军事明朝:先进的火药武器12、13C中期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印刷术隋唐:雕版印刷术北宋:活字印刷术(毕升)由波斯传到西方。14世纪末欧洲出现木版雕印品,1450前后德国出现金属活字。为世界文明作出重大贡献,为文艺复兴运动准备了条件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四大发明最为久远、最为显著、革命性的进步对军事、经济、航海意义重大;推动近代的地理大发现。带入了,创造了考点清单食、月食记录(商朝)有关哈雷彗星记录(春秋)《甘石星经》(战录(西汉)地动仪(东汉)《九章算术》(东汉)华佗发明麻沸散(东汉)祖冲之的圆周率(南朝)《齐民要术》(北魏)地球子午线长度测量(唐)《唐本草》(唐)赵州桥(隋)《梦溪笔谈》(北宋)《授时历》(元)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重要成就(举例)1、用唯物史观来分析科技文化繁荣兴盛或落后的原因★中国传统科技发达的主要原因和明清时期中国不能孕育出近代自然科学的原因重难清单发达原因落后原因文化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外交先进的封建制度腐朽的封建制度2、“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能否转化为生产力取决于什么?★三大发明对欧洲和中国社会转型所起的不同作用启示:科技发展,科技创新,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3、关于“古代科技”与“近代科技”中国传统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中国的传统科技重综合,西方的近代科技重分析。中国的传统科技重实用,西方的近代科技重理论。长期走在世界前列(16世纪前)。★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分析复习策略:1、知识:四大发明2、能力:▲联系比较:古代科技与近代科技;中国古代科技与中国现代科技;中国古代科技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等。▲分析:科技进步或落后的原因、影响等3、史观:文明史观(精神文明)4、情感:感受博大精深的祖国文化;文化鉴赏、人文素养能力等。思维方法:1、文化是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分析文化现象应立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经济、政治、教育、政策、观念等)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科技发展,科技创新,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二、:长期走在世界前列(16世纪前):(1)重道轻器(2)重实践轻理论。(2010安徽卷,35)(2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统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的“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8分)①实用性,继承性。②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统治阶级重视农业生产;农耕经济的需要。
古代科技文化详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