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信息化和工业化的互动关系.pdf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信息化和工业化的不同发展模类不断摆脱愚昧、落后,实现生产力和经济
式信迅猛发展的时代,那么信息化则是人类逐步
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走向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时代。
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知识经济息最后,从发展的模式上看,如果说工业化时
二大历史发展时期。按照历史唯物主义期其财富可以呈算术数列增长,那么信息化
的观点。上述三大经济形态都是生产力亿时期则可能呈几何数列增长。工业化时期的
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美国著名的未来钢铁大王卡耐基用了年才成为百万富
学家和社会学家丹尼尔· 贝尔则把三种和吴翁,而信息化时期的比尔· 盖次仅仅用了
社会形态分别描述为前工业社会、工工年,其财富就达到亿美元。所以,
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并对三种社会经云信息化较之工业化更能实现跨越发展,尤其
济形态进行了阐述,在谈到农业社会业是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信息化可以获
时,他指出“农业是这个时代的经济基得后发优势。人均不到美元的印度迅速
础。生活主要是同自然界竞争。”①在亿成为世界第二大软件生产大国就充分说明了
谈到工业社会时,他说“工业社会是商的童这点。
品生产的社会。”②而后工业社会“以二、信息化和工业化的相互作用
服务行业为基础。因此,它是人与人之互亮首先,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物质基础和
间的竞争”。③进人世纪年代以技术基础。从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技术推动来
后,在新的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西动看,工业化的发展在世界上主要是依靠蒸汽
方发达国家开始步人“后工业社会”或愧一机、电动机、原子能、信息技术的推动。每
“信息社会”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关一次技术上的变革都促进了生产力的质的飞
和发展为特征,尤其是以美国“新经系跃,从而导致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在
济”的出现为标志,人类真正步人信息这里,资本和技术起了关键作用。信息化则
化时期。以信息和通信技术为主的新技是世纪中叶以来在电子计算机和传媒技
术产业及其广泛渗透,是支撑经济持续纽术发展基础上萌芽和兴起的,同工业化时期
快速增民的基础,因而它更算得上是一次全新的产业技术的主导因素和基础有所不同,信息社会的基础则是信息技术
革命,是人类产业技术革命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标和信息系统,即信息基础设施。现代信息系统是在微电子技
志着一种新的经济类型—信息经济或知识经济所引起传术基础和光电子技术基础上实现的,信息系统体系可以具体
统工业经济内涵的深刻变革已经到来。地演变为各种智能工具体系,用来帮助或代替人类去执行认
这次新科技革命与第一、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本质区别识世界和变更世界的各种实践活动。由此可见,信息化是在
在于,它使技术要素的中心从能源转换转向信息集成,与工业化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上由新技术的产生而导致的生
此相对应,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新产业群及其产生的产方式的变革,没有工业化的发展就没有信息化的兴起。所
新型生产力,与传统工业产业及其生产力也有本质的差以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们现代化发展的主要目标,没有坚实
异它是以知识和信息为中心的新经济生产力,而不是以高效的工业化基础,就没有信息化的长足发展。
能源为中心的大工业生产力,是现代化在工业化基础之上其次,信息化也为工业化的延伸和发展开辟了新的道
的延伸和拓展。在这种基础上形

论信息化和工业化的互动关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