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培酮合并西酞普兰治疗强迫症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利培酮合并西酞普兰治疗强迫症的疗效。方法 4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合并利培酮组和西酞普兰组,治疗8 w,采用强迫症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Y-BOCS、HAMA、HAMD的评分均显著降低,更以合并利培酮组明显。结论利培酮合并西酞普兰治疗强迫症可以增强疗效。
【关键词】利培酮西酞普兰强迫症
强迫症治疗困难,单用药效果不佳,以利培酮合并西酞普兰治疗可增加疗效,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对象
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强迫症诊断标准,强迫症量表(Y-BOCS)>16分,均为首次发病,未经治疗,无躯体疾病。共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合并利培酮组20例,男8例,女12例,平均年龄(±)岁,病程4个月~16年,平均(±)年;西酞普兰组20例,男10例,女10例,平均年龄(±)岁,病程5个月~18年,平均(±)年,2组以上各项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
方法
合并利培酮组的西酞普兰20~40 mg/d,~1 mg/d。单独使用西酞普兰组中的西酞普兰剂量为30~60 mg/d,疗程均8 w。采用强迫症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于治疗前和治疗8 w后同时各评定一次,疗效根据Y-BOCS减分率
≥75%为痊愈,≥50%为显进,≥25%为进步,<25%为无效。
2 结果
2组疗效比较
合并利培酮组痊愈6例,显进10例,进步4例,无效0例,%;西酞普兰组分别为3例,7例,9例及1例,%。合并利培酮组疗效显著(χ2=,P<)。
2组治疗前后Y-BOCS、HAMA、HAMD的评分比较见表1。表1 2组治疗前后Y-BOCS、HAMA、HAMD的评分比较组
治疗后各量表评分均明显下降,以合并利培酮组效果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
2组有效症状比较
对强迫性思维,如强迫怀疑、强迫联想、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回忆等,合并利培酮组14例(70%)有效,而西酞普兰组10例(50%)有效。对强迫行为,如反复洗涤、强迫检查、强迫仪式、强迫动作等有效率分别为16例(80%)及11例(55%),2组差异均无显著性。
3 讨论
有研究显示,强迫症发生机制可能与脑内5-羟色胺(5-HT)功能低下有关,西酞普兰能有效抑制神经元摄取5-HT,提高脑内5-HT功能,从而达到治疗强迫症的作用[1,2]。但仍有40%~60%的强迫症患者用选择性5-HT回收抑制剂(SSRI)无效,而多巴胺阻滞剂能加强SSRI的强迫效应。利培酮能强化5-HT回收抑制剂的抗强迫效应。本研究用利培酮与西酞普兰合并治疗强迫症,结果显示合用组的抗强迫效果优于单用组。同时合用组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改善也较单用组好。两组不良反应
利培酮合并西酞普兰治疗强迫症疗效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