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的护理进展.doc压疮的护理进展【关键词】压疮;护理;进展压疮是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1]。它是长期卧床患者,尤其是老年、昏迷、瘫痪、坐轮椅者的常见并发症,院内院外均可发生,是护理领域里长期困扰护士的难题。本文对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高危人群的特点、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有效地进行压疮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1引起压疮的危险因素 ,单位面积承受的压力越大,产生组织坏死所需的时间越短,持续受压在2h以上,就能引起组织不可逆的损害[1]。 ,引起相反方向的进行性平行滑动的力量。它作用于人体皮肤的深层,比垂直方向的压力更具危害,床头抬高>30°时会发生剪力及骶尾部受压[2]。 ,增加皮肤对压力的敏感性,使皮肤抵抗力下降,摩擦产生的应力可拉长或缩短到皮肤的肌肉穿支血管,导致继发性局部缺血性坏死,增加发生压疮的可能[1]。 、出汗引起的潮湿刺激可使皮肤浸湿、松软、弹性和抵抗力下降,使皮肤易破损而形成压疮[1]。 、脱水不会导致压疮,但能使皮肤的活力及弹性下降,增加压疮发生的机会,并影响创伤的愈合。而良好的营养状况对压疮的预防和愈合都起积极作用[1]。 2引起压疮的人为因素 ,检查不到位;患者急剧增加时未及时调配人力,造成因人手不够而致基础护理落实不好;用于压疮护理的减压工具,如气垫床等配备不够;管理上没有重视对压疮高危人群的评估[3]。 ,致使护理核心制度执行不力。表现为交接班不严格,查体不认真,夜间翻身不到位,依赖患者家属翻身[3]。 ;陪护护理不认真,当患者因出汗、大小便失禁使衣裤潮湿时不及时给予更换,致使患者皮肤被汗液或大小便浸渍[3]。 3各类危险患者的特点 、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风湿病等常致患者运动功能减退,感觉功能障碍,认知功能改变,血液循环不良而易患压疮[4]。 ,皮肤弹性差,皮下脂肪萎缩、变薄,一旦发生压疮愈合常较慢,并易继发感染[5]。 ,恶液质,活动受限,有时合并脑血管病,常有大小便失禁,极易发生压疮[6]。 ,常需石膏固定、牵引及应用夹板等特殊约束,以及创伤致感觉、运动功能障碍部分或全部丧失而易发生压疮[7]。 、挫伤,又被长时间深埋,部分伤口合并特殊的多种细菌感染,而获救后因抢救生命而对皮肤的管理相对滞后,导致皮肤损伤情况进一步发展。这种患者的压疮常发生于多个部位如肩胛部、骶尾部、髋部、外踝等,有的还有潜行[8]。 4压疮的预防与护理自觉的意识决定能动的行动,护理人员对压疮问题的重视和预防意识的提高是防治压疮的思想认识上的基础。因为做好这项工作体现了护士对患者生命和健康的关怀及人格的尊重[9]。 。其作用是解除压迫,减轻摩擦力和剪切力,防止潮湿。
压疮的护理进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