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被“西化”的李白《华夏集》中李白诗歌误译管窥.pdf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收稿日期:2014 - 09 - 19基金项目:绵阳师范学院校级项目,《华夏集》中李白诗歌的误译研究(2013B06)作者简介:郭勤(1981 - ),女,四川眉山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第 34 卷第 3 期2014 年 3 月绵阳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M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Vol. 34 No. 3Mar. 2015被“西化”的李白———《华夏集》中李白诗歌误译管窥郭勤(绵阳师范学院,四川绵阳 621006)摘要:《华夏集》中的误译现象已被中外学者进行过多重维度的解读。本文以该译作中的李白诗歌为研究对象,从西方化的解读思维和西方化的诗歌技巧两方面剖析了译者庞德在理解和再现李白时的西方化视角,并对由此产生的误译问题进行了辩证探讨,认为李白诗歌在西方世界的传播与庞德的“西方化”翻译是密不可分的。关键词:西方化;《华夏集》;李白;误译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 - 612x(2015)03 - 0012 - 05《华夏集》共收录了十九首中国古典诗歌,其中李白的作品占十二篇。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一诗的版式与李白诗歌相似,庞德翻译时对此诗的作者究竟是李白还是王维不能予以确定,为此有学者把《送元二使安西》算作是李白的作品,认为《华夏集》收录了十三首李白诗歌。按照十三首分类,《送友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送友人入蜀》五篇以友人分别为背景,表达友人离去时的伤怀情绪,属为“离别系列”。《长干行》、《玉阶怨》、《古风胡关饶风沙》、《登金陵凤凰台》、《古风代马不思越》五篇以战争为背景,诉说对战争的愤慨,属为“战争系列”。《江上吟》、《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古风天津三月时》三篇以地域风景作为描述对象,彰显李白的豁达胸怀,属为“地域系列”。一、《华夏集》对李白作品的西方化解读“离别系列”中,李白没有提及送别的主体和送别的字眼,而是运用青山、绿水、蓝天、白云、落日、城池等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用词的排列组合,将送别意境潜藏于文字之后,隐喻出一幅幅隐匿于文字背后的送别画面。比如《送友人》一诗中,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对偶工丽,寥廓秀丽。“青山”对仗“白水”,“北郭”对仗“东城”,“横”对仗“绕”,动静结合,青白相间,虽未见“送别”二字,但依依惜别之情已饱含于笔端。颔联李白笔锋陡转,以秋日里随风飘转的蓬草隐喻远行的友人和飘泊的生涯,隐含不忍分离之情。对于这两联的解读,庞德仅仅局限于直观描述,表述为“长城以北的蓝色山脉,有白色河水流淌在旁,在这里我们不得不分开,穿过千里之外的死草地”。“蓝色山脉”和“死草”在西方的文学作品中被广泛使用,但这样的文字表述却有悖于中国古典诗歌用语的范畴,因为在中国文学常识中,通常会选择“青山”、“绿草”等词汇来形容山的颜色和草的生长。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中,“浮云”隐喻游子漂浮不定的生活状态和人生感悟情怀,“落日”暗含相处时光结束时的离别情绪,但在庞德的理解中,“亲情像飘荡的浮云一般,夕阳下熟人分手,朋友向着我合起手掌鞠躬,今夕的21离别你我的离别将久久不息。”“浮云”与“落日”均成为了一种客观意义上的外在形态。“战争系列”诗歌中,李白的诗文含思婉转。比如《玉阶怨》一诗,李白

被“西化”的李白《华夏集》中李白诗歌误译管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wbjll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