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概念DIC是一种发生在许多疾病基础上,由致病因素激活凝血及纤溶系统,导致全身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并继发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引起全身出血的综合征。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及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出血广泛性出血,难以用原发疾病解释特点:自发性,多发性,部位可遍及全身,多见皮肤、粘模、伤口及穿刺部位;其次为内脏,如咯血、呕血、血尿、便血、尿血、脑出血,不能自止。微血栓形成微血管血栓分布广泛,浅表血栓表现为皮肤发绀、坏死、脱落、粘模溃疡,呈灶性坏死深部微血管血栓,多见内脏,表现为多脏器功能障碍如急性肾衰、呼吸衰竭、意识障碍等微循环障碍低血压、休克表现血压下降、早期出现肾、肺、大脑不全,表现为肢体湿冷、少尿、呼吸困难,发绀、神志改变。微血管病溶血1、进行性贫血、贫血程度与出血量不成比例2、原发病临床表现DIC分期1、高凝期2、消耗性低凝期3、继发性纤溶亢进期4、临床上往往同时存在,但慢性DIC有时表现出明显不同过程。实验室检查1、凝血因子消耗的指标:2、凝血酶原时间(PT>3s以上)延长,APTT延长5s以上3、血少板<100×109/L或进行性减少4、/L5、AT-III含量及活性降低6、血浆FVIII:C活性降低7、继发纤溶亢进的指标8、纤维蛋白含量降低及活性降低9、FDP>20mg/l(肝病时>60mg/l)10、D-二聚体水平升高11、3P试验及乙醇胶试验12、D-二聚体阳性诊断临床:存在容易引起DIC的基础疾病,不能用原发疾病解释的出血、低血压、和休克、微血栓形成实验室检查:1、PLT<100×109/L;2、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lmus1
  • 文件大小34 KB
  • 时间2019-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