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民工荒给大学生就业的启示.doc珠三角民工荒给大学生就业的启示摘要:目前,珠三角的劳动力市场存在日益严重的民工短缺和大学生就业率较低的问题。就业壁垒的存在,不仅会导致人才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也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问题。笔者通过对民工荒和就业难现象的对比研究,创新性地提出打破就业壁垒的措施,着力改善大学生就业现状。关键词:民工荒;大学生就业;打破就业壁垒一、引言自2004年以来,珠三角地区就开始出现民工荒,此后全国范围内出现大规模的劳工短缺。特别是2010年春节长假过后,沿海地区和内地出现严重的缺工现象。其中,仅珠三角地区用工缺口就达200万。2011年,因为沿海一些地区企业不景气,节后“民工荒”依然发生,很多地方的劳务市场很难看到新生代农民工的身影,能够被集中招募到的工人越来越少,甚至随着产业转移,民工荒还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蔓延。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9年大学生就业率仅为35%。2011年大学毕业生高达660余万人,较2010年增加30余万人,而2012年这一数字将再增加20万,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未有改观。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大学生自己乃至社会各方面都十分关注、担忧的一个话题。 2013年春节过后,我国各地再次上演了激烈的“工人争夺战”。劳动者和企业都被推到了一个再次选择的十字路口,供职者和求职者都有苦难言,“用工荒”与“就业难”本不相矛盾的二者何以针锋相对,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现状对比分析,提出着力于打破就业壁垒的措施。二、农民工市场与大学生市场的失衡一边是企业招工难,一边是严峻的就业形势,这种供需不平衡的矛盾是如何演变而成的呢? 就目前的企业需求来看,劳动密集型企业占用工市场的主导地位,而新生代公民权利意识逐渐苏醒,无论是第二代农民工,还是80后、9O后大学生,他们都不愿从事低薪、环境差的工作,更不愿当廉价劳动力。“用工荒”和“就业难”的矛盾,也折射出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一)民工荒的原因。民工荒是指民工短缺现象,既包括普工荒,也包括技工荒,反映出结构性短缺:一是地域上的“缺”,二是有技能人员的“荒”。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金融危机时期的大量企业倒闭导致较大规模的工人遣散。而近年经济逐步复苏,制造业突然接到大量的订单,但短时间无法招到与之相适应的大量的工人,于是产生了民工荒。 。珠三角对传统订单式劳动密集型产业过度依赖和较低的工资待遇缺乏继续吸引农民工的动力。加上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的鼓励政策及内地企业数量明显上升,为农民工提供了在家乡就近就业的机会。 。婴儿潮一代的农民工如今已步入中年。年青一代的农民工不愿意从事一些高强度岗位,又面临子女教育、父母赡养等问题,背井离乡的机会成本提升,于是出现了离开沿海地区、返乡就业的现象。 。中国接近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不断下降。(二)珠三角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学生缺少实操经验。珠三角产业结构特殊,企业青睐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同时,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脱节,职业技术院校未发挥其优势。 ,学生眼高手低,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尽管就业难压力下,大学生择业渐趋理智,但很多大学生还是以一线大城市的大公司为奋斗目标,导致就业竞争严峻。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建议(一)政府方面。
珠三角民工荒给大学生就业的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