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记“二级结论”,在做填空题或选择题时,就可直接使用。在做计算题时,虽必须一步步列方程,一般不能直接引用“二级结论”,但只要记得“二级结论”,就能预知结果,可以简化计算和提高思维起点,也是有用的。细心的学生,只要做的题多了,并注意总结和整理,就能熟悉和记住某些“二级结论”,做到“心中有数”,提高做题的效率和准确度。运用“二级结论”,谨防“张冠李戴”,因此要特别注意熟悉每个“二级结论”的推导过程,记清楚它的适用条件,避免由于错用而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下面列出一些“二级结论”,供做题时参考,并在自己做题的实践中,注意补充和修正。十一、:(阻碍原因)内外环电流方向:“增反减同”自感电流的方向:“增反减同”磁铁相对线圈运动:“你追我退,你退我追”通电导线或线圈旁的线框:线框运动时:“你来我推,你走我拉”电流变化时:“你增我远离,你减我靠近”(,)或为零时()框均不受力。:双解,加速向左=:先因后果,或先果后因,结合安培定则和楞次定律依次判定。:,热功率:。(轮)发电机::。图1线框在恒力作用下穿过磁场:进入时产生的焦耳热小于穿出时产生的焦耳热。图2中:两线框下落过程:重力做功相等甲落地时的速度大于乙落地时的速度。二、(或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时间等分(T):①1T内、2T内、3T内······位移比:S1:S2:S3=12:22:32②1T末、2T末、3T末······速度比:V1:V2:V3=1:2:3③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的位移之比:SⅠ:SⅡ:SⅢ=1:3:5④ΔS=aT2Sn-Sn-k=kaT2a=ΔS/T2a=(Sn-Sn-k)/kT2位移等分(S0):①1S0处、2S0处、3S0处···速度比:V1:V2:V3:···Vn=②经过1S0时、2S0时、3S0时···时间比:③经过第一个1S0、第二个2S0、第三个3S0···,后一半时间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前一半路程v1,后一半路程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刹车陷阱”,应先求滑行至速度为零即停止的时间t0,确定了滑行时间t大于t0时,用或S=vot/2,求滑行距离;:S=At+Bt2式中a=2B(m/s2)V0=A(m/s)、相遇问题匀减速追匀速:恰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V匀=V匀减V0=0的匀加速追匀速:V匀=V匀加时,两物体的间距最大Smax=同时同地出发两物体相遇:位移相等,时间相等。A与B相距△S,A追上B:SA=SB+△S,相向运动相遇时:SA=SB+△S。:⑴当船速大于水速时①船头的方向垂直于水流的方向时,所用时间最短,②合速度垂直于河岸时,航程s最短s=dd为河宽⑵当船速小于水速时①船头的方向垂直于水流的方向时,所用时间最短,dV船V合V水②合速度不可能垂直于河岸,最短航程三、运动和力 : a=: a= a=g(sinα-μcosα):沿角平分线滑下最快当α=45°时所用时间最短小球下落时间相等小球下落时间相等α增大,,若力是作用于上,则和的相互作用力为αF与有无摩擦无关,平面,斜面,,在临界情况下,a=gtgαaaaaaa光滑,相对静止弹力为零相对静止光滑,,刚好脱离时。弹力为零,此时速度相等,加速度相等,之前整体分析,,速度最大时合力为零,速度为零时,:a方向竖直向上;(匀加速上升,匀减速下降)失重:a方向竖直向下;(匀减速上升,匀加速下降)四、圆周运动,万有引力::F=mgtgα方向水平,、V、: )绳,内轨,水流星最高点最小速度,最低点最小速度,上下两点拉压力之差6mg2)离心轨道,小球在圆轨道过最高点vmin=要通过最高点,。3)竖直轨道圆运动的两种基本模型绳端系小球,从
中学物理所有重要二级结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