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届四中全会学习心得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请注意,在这段短短的文字中,涌现出了好多个引人瞩目的词句,比如“世情、国情、党情”、“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主心骨”、“领导核心”,等等。这里面有耳熟能详的传统词句,也有不常见的创新词句,无论是传统词句还是创新词句,围绕的都是一个共同主题,就是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把党建设成“主心骨”、“坚强的领导核心”。学习全会精神,领会加强党的建设的意义,笔者对上面一段话里关于“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的论述,体会尤为深刻,深感全会认清了发生新变化的形势,认清了面对的严峻考验,摸准了党的脉搏,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趋势。这表明,党是清醒的,也是满怀信心的。为什么在中国经济节节上升之时,在具有7000多万党员的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步步提高之时,在世界普遍看好中国之时,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中,在五彩缤纷、歌舞升平中,四中全会为什么提出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之“危”在哪里?忧患意识之“忧”在何处?这是要搞清楚的。“危”在哪里?“忧”在何处?其实全会已有明确提示。全会指出“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今日之世界已非昨日之世界,今日之中国已非昨日之中国,中国共产党自然也要与时俱进,不会刻舟求剑。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认清这“三情”的深刻变化,并去努力适应新要求。否则,那就是“危”,就有“忧”。全会还指出“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今日之执政已不同于昨日之革命,今日之改革开放已不同于昨日之闭关锁国,今日之市场经济已不同于昨日之计划经济
十七届四中全会学习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