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故居观后感为了对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共产党员有更多的了解,公司党委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带领我们这些入党积极分子参观了位于青浦练塘镇的陈云同志故居暨青浦革命烈士纪念馆。所以这次的参观活动我们带着对陈云同志的崇敬来到这里。首先讲解员和我们讲述了陈云同志不平凡的一生。陈云,1905年6月13日出生于上海青浦县练塘镇。他幼年便丧双亲,由靠做裁缝和经营小生意的舅父抚养,因此又名廖陈云、廖程云。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救国十人团”和宣传队,经历了爱国运动的洗礼。同年底,他小学毕业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当学徒,后当店员。1925年入党并投身五卅运动和上海商务印书馆的罢工运动。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他回家乡搞农运,曾任农民起义武装的党代表、青浦县委书记和江苏省委农委书记等职。1930年9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上,陈云被补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六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中央委员。1931年9月,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成立,他是成员之一。1933年初,他随临时中央迁到江西瑞金,任白区工作部部长。长征初期,陈云任红五军团中央代表,在遵义会议上积极支持毛泽东。会后,中央派他恢复白区工作。部队过了大渡河后,陈云历尽艰难,化装潜出四川。到了上海,他发现难以活动,便于1935年9月转赴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报告了长征及遵义会议情况。随后,陈云化名“廉臣”,撰写了《随军西行见闻录》一书。为便于公开发行,书中以一个立场中性的医生口吻,介绍了红军长征的种种情况。1936年,此书先后在法国、苏联和中国出版发行,第一次向世界宣传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新中国成立时,面对经济崩溃的烂摊子,主持中央财经委的陈云连出良策,只用半年多时间就使全衡,解决了旧中国多少年都无法解决的金融物价问题,一时被人叹为奇迹。新中国成立后,陈云任副总理兼财经委员会主任等职,“八大”后还成为中央五位副主席之一。在被称为“共和国总管家”的周恩来身边,陈云是主要的理财家。1957年,他因反对急躁冒进受到错误批判。他在党内较早发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问题,支持并提出实行包产到户的建议。1959年夏,“大跃进”恶果显现时,毛泽东感叹地引用了“国乱思良将,家贫思贤妻”的古语,提出仍让陈云管经济。在三年困难时期,陈云想尽一切办法,扭转了局面。可惜,至60年代中期以后,他又遭到排斥。陈云同志1995年4月病逝,享年90岁。当我看到陈云同志在1939年5月30日对于《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中的一句话“我党是马克思列宁之一的战斗的党,首先我们要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能培养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有能力的有坚强党性的共产党员,我们的学习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学习他们观察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不是背诵教条。”我觉得很有感触。我们党的先进性是由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的,那么就像陈云同志所说的,我们应该学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并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保持党的先进性。陈云同志的勤俭作
陈云故居观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