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观潮的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观潮的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1二传:彭澈更新时间:2012-5-2610:27:54《观潮》教学设计与反思课题《观潮》教材分析钱塘江大潮这天下奇观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称颂。明代诗人王在晋曾经在《望江台》中写道: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水自天来。本文介绍了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涌来时的雄伟壮观、惊心动魄的景象。“奇”,作为主线始终统领全文。潮来之前,作者通过观潮人群急切心情的描写,从侧面突出了一个“奇”。潮来之时,作者把潮水由远及近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交织在一起描写,再现了大潮的势不可挡,进一步突出了一个“奇”。潮头过后,余波“漫天卷地地涌来”,可见潮头虽去,气势犹在。留给我们的仍是一个“奇入学情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读自悟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主张放手让学生读中感悟,引导学生去体会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1、理解“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精彩词句,提高学生品读词句的能力。2、 通过语感训练,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让学生感悟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对自然奇观,壮美山河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和难点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讲述描写“潮来之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生动而有层次地描述钱塘江大潮的雄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感受大潮的雄奇。,体验大潮的雄奇(三)品读赏析,感悟大潮的雄奇1・在教学《观潮》这一课时,我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情寓其中,更好地理解课文。2•重点讲述课文最扣人心弦的潮来时雄伟壮观的景象,让学生充分地品味课文中的精彩语言,受到感染和熏陶,这样教学抓住了本节教学的重点,突破了难点。3・教学中,我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读,让学生读得有情有趣,读得津津有味。通过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语言的美1•通过创设情景,学生想去观潮的强烈欲望被勾起,自然而然地就进入了文本当中,身临其境地感受大潮的雄奇。2•潮来时是课文的重点,学生按要求组建学习小组,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学习。遇到困难的地方,我适当地点拨,学生在我的引导下抓住潮水声音变化的词语和潮水形态变化的词语,充分感受大潮的雄伟气势。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朗读,通过齐读、小组读、个人读、师生评价读等多种朗读形式使其熟读成诵,学生在学中读,读中品,品中悟,最后实现了“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为本,熟读成诵,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充分重视朗读和背诵的指导和训练,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

观潮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ppccc8
  • 文件大小55 KB
  • 时间2019-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