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特色 特长与品牌.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山东省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彭波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自此,全国上下便涌现出一大批的特色学校或学校特色,更甚者,有些地市专门成立了特色学校考核小组等,均作为素质教育的热销“产品”应运而生。它们在中国的出现,在素质教育探索的路程中起了某种催化作用。良性方面最突出的体现就是各种教育机构不再完全以几门学科的成绩作为考核学生、教师的唯一评价标准。当然,我觉得它的另一种催化作用,让部分学者、教育家产生对特色、特长两个词的曲解。那什么是特色呢?特色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把这个概念和前面的纲要总结后,我认为:由几十个学生组成的一个美术小组、一支体育队、一支舞蹈团,甚至全校学生参加的校本课程均谈不上是特色学校。这只是部分学生、部分教育课程所组成的一种课程模式。这是培养了一批特长生,他们属于全校学生中的部分学生,在某几个课程中所表现出的个性。他们共同的个性,组合在一起,也不能代表这所学校的共性。所以,我觉得这仍是在培养一批学生所特别擅长的专门的技艺或研究领域------特长。他们属于学校的一批特长队伍。所以他们不叫特色学校,那能否可以作为学校特色而出现呢?不可以。因为纲要明确指出,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的心理素质这种前提下,培养出一种学校全部课程的特色。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各地以“艺术教育”、“体育发展”、“科技教育”等单一特长教育为特色的基础教育学校大批涌现,这种单一特长教育为特色的发展之路,被诸多学者所推崇。我认为以单一特长教育为特色的学校超出了基础教育学校的职责,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包括特长发展)奠定坚实的知识和能力基础。美术小组、体育队、舞蹈团都没有面向全体学生,也只是课程学习的一部分。所有学生应是特色教育的最大受益者,决不能以牺牲另一部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代价,学校不能把力量只集中在对部分学生的特色教育上,而减弱对其他学生的教育力度,从而造成教育力量在分布上的倾斜性,这些都谈不上是全面提高。它并不代表着整个学校的一种风格、形式,只是代表学校一部分形式,所以,不能称为是整个学校的特色。近来学校的发展,在素质教育的大旗下,在对特色的理解上大家的观点各不相同:有的认为把学校突出的、个别的“强项”表现出来就是特色;有的认为要吸取教改中的新观点、新成果,创造出本校独特的风格,使学生在达到基本目标的要求下,在某方面有突出的发展;有的认为,效果显著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是特色;也有的认为办学效果好,学校享有很高的社会声音,才能谈得上发展某方面优势,形成特色。“市场经济”和“素质教育”为现代学校的发展带来了动力,提供了空间,学校在这个空间里不是被动地听命安排,而应有主动经营意识。所谓学校的经营,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开放的条件下,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要有一个整体发展策略和教育目标,这才是学校间的独特风格,是我们应该创造的一种“牌子”,我们在这称为品牌学校。包括学校的名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品牌学

特色 特长与品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zh187166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19-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