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龙舟》教研纪实徐振芹我的《赛龙舟》差不多“磨”了半个月。从接到任务选中这一课那天,我差不多每天都在看它,想它,琢磨它。今天“丑媳妇”终于见“公婆”了,我和三年三班学生共同完成了这节课的学习。“语文研修共同体”的团队成员基本到齐了。陈校长和各位业务领导也来听课。她们的到来,让我心里更有底了。高手云集,我的课又能上一个新台阶了。这节课大约用了四十三分钟,超时三分。课堂上基本完成了预设目标。学生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文中龙舟竞赛的热闹场面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下午,团队活动时间。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令人感动的是,老师们能开诚布公地就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展开讨论,寻找解决办法。为了不影响大家的“草根”思想,我请我们的“权威”张主任做最后的总结发言,一旦“权威”先出手,其他老师就不敢发声喽。首先,大家一致认为“龙舟,选手,赛况”这几部分用力平均。不能突出重点。建议在“龙舟”部分做减法,减少“读”的和“说”的量。如练习用“不仅……而且”来说话就显得牵强。应该把重点落在理解重点词句上,感受到龙舟的威武漂亮就可以。第二,完善“自学提示”。原设计要求学生交流读书体会,学习要求提得有些笼统,学生不知从何下手,把它改为“读出自己的感受。”学生自学结束后要有相应汇报,而不能不了了之。第三,结尾处,出现有关“端午节”的资料可放到第二课时,避免干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虽然我一再阻止,但是大家还是对设计中的亮点给予肯定,令人信心大增。:自由读,默读,比赛读,师生引读,师生赛读等。学生读得多读得透,在朗读中感悟文本。:读书动笔标注的方法,阅读的方法,都对学生有指导作用。如:出示自学提示后让学生说说读懂了要做什么?随即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有章可循。。给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每每读书都引导学生谈体会。教师的语言把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他们自然就提高了对文本的感悟能力。通过与队友交流。我对《赛龙舟》的教学设计又进行了调整。力求重点突出,实用高效,争取在40分钟内,取得更加高效的教学成果。
徐振芹《众人拾柴火焰高火焰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