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读国学典籍的点滴心得.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读国学典籍的点滴心得.docx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读书感悟土雪梅伊壁鸠鲁说过“关心自己的灵魂,从来不会太早,也不会太晚。”灵魂的成熟,不是先天的,自我成熟度的提升,需耍依靠反思的力量。寒假里,我跟着电了书平台“有书共读”,一起倾听了儒释道的经典解读,翻阅了自己的的国学书籍。对于博大精深的国学,我仅仅看到了九牛一毛。今天,把我的这些如获至宝的毛毛拿出来和你共同分享,希望你会喜欢。《论语》是孔子的弟子编写的孔子语录,中载了孔子的礼乐仁和的人生理想。儒家认为的真正的自我不是天生拥有的。真正醒觉成熟的人生,应该是仁智勇三个方面的全面发展。仁者无忧,智考无虑,勇考无惧。一个人爱心、智商、情商三点都具备,会爱而但能爱,人生才有机会遇见最好的自己,概括起来就是仁和义。这种理想人生,要落地实践才更美好,决定实践效果的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行为习惯。据说21天就能培养…种新习惯,一件事只要进行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为世界级大师。儒家认为,不能仅仅口头上的仁义,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反复锤炼,把仁智勇变成行为习惯。《论语》中的“孝”不是让人当傻瓜,旨在克服个人的不良习气,是让自己人生变得美好的办法。儒家更注重主观的人生抉择,愿意一辈子爱怜自己的灵魂,只要自爱而且行动,就是君子。在麻烦的生活过程中,修炼我们自己的灵魂、壮大我们的真我,尤其要磨炼我们的仁爱之心,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真我的进步,幸福不落空。《道德经》即《老子》是老子李聃的个人作品,是他一辈子学习中华文明智慧的个人心得,是人类最高的智慧,是道家、道教、法家、权谋等等众多思想共同的老祖宗,论述精辟,思想深邃。主要内容包括“论道”“治国”“修身”三部分。其中的修身,提倡以“慈爱公平”“俭啬收敛”“谦下不争”作为人生的准则,清静无为,被褐怀玉的这些韬晦自保的忧患意识,就是无为而治。书中多处借用水来阐述老子的理念。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既弘扬水的精神,也道岀了一种处世哲学:做人应该像水一样,要有极大的可塑性。因为水性柔而能变形。做人应该像水一样,至柔之中又有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老子认为,水,柔静温和,滋养万物,甘于卑下,从不争夺,最好的人就应该像水一样为人处世,才能没有过错,所以老子将谦下不争视为立身之本。这让我想起了电视剧里汉景帝刘恒的母亲窦氏,就是一位谦和不争的睿智之人。在权力争夺异常残酷的汉庭宫闱,她辅佐自己的丈夫文帝刘启和儿子景帝刘恒,在势单力薄之时知雄守雌,谦卑和中,才保住了性命和地位,成就了文景之治,为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虽然老子的这套人生哲学,极少有人能够做到极致完美,但我们至少可以心向往之,并努力为之,能有修炼“七善”中一项美德,也可以树典范了。不同于儒家,道家则特别重视客观上掌握“道德”,只有掌握道德,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人生。《中庸》是四书之一,不是一本书的名字,而是论文集《礼记》中第31号论文,是孔子孙子孔彼子思

读国学典籍的点滴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54 KB
  • 时间2019-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