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 满庭芳·立春 西岭萌花,东郊放蕊,江南一夜春临。山青水秀,碧翠漫从今。北野桃红杏嫩,蹊径外、岸柳垂金。听阡陌,莺歌燕舞,归雁绕琼林。人生知苦短,晓霜鬓染,晚露眉侵。莫辜负,无边风月诗心。羁旅红尘倦客,觅幽境、寓意千寻。兰香里,不追昨梦,把酒寄瑶琴。 注:中国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百字令·雨水 远山蒙翠,看芳蕊蓄势,丛花将发。一夜春风吹陌野,万紫千红开彻。白练飘飘,蚌珠洒洒,乡国田园悦。潇潇雨水,几多清靓润物。 草木萌动疏生,北回大雁,展翅云天阔。獭祭肥鱼迎播种,景象欣荣情切。乍暖还寒,柳梢绿小,溪涧叮咚说。朦胧春意,又掀诗韵华页。 注:1、清靓:洁净。《汉书·王莽传下》:“乃庚子雨水洒道,辛丑清靓无尘。”2、乍暖还寒,柳梢绿小:宋·刘清夫《玉楼春》词:“柳梢绿小眉如印,乍暖还寒犹未定。”3、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劝。”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荔子丹·惊蛰 阵阵奔雷响彻天,春雨带微寒。紫霄惊蛰渐回暖,黄鹂唱、唤醒懒虫眠。 田园锦绣绽新妍,燕子舞翩跹。习习和风吹大地,逐耕忙、绿满山川。 注: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进入仲春,桃花红、李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时节。按照一般气侯规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 玉楼春·春分一帘春雨潇潇洒,一阵春雷惊客舍。一行春柳吐新芽,一路春花妍似画。一江春水奔流泻,一曲春歌吟唱罢。一丝春意渐漂零,一段春情分献雅。 注: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庆春泽慢·清明 柳发新枝,桃开嫩绿,江天渐晰清明。野岸杨垂,青山远黛繁英。萋萋芳草烟波罩,翠朦胧、暗托微酲。有和风,峻岭轻吹,掀卷花旌。 红尘处处伤情缕,剩丁香十里,疏影三灵。羁旅乾坤,共堪苦露泠泠。春华未尽斜阳远,意茫然、泪涕珠零。把相思,悄叠诗心,寄语瑶筝。 注:清明所属三候为“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喝火令·谷雨 旖旎春情美,丁香笑靥娇。杜鹃声里泛耕潮。挥洒漫天情趣,农事乐村箫。 谷雨丝丝润,和风缕缕调。秀山灵水自妖娆。播种星辉,播种月琼瑶。播种一怀希望,醉折楚人腰。 注: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呜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喜迁莺·立夏 春已去,夏徐来。池沼碧荷开。渐枯芳草萎苍苔。初听雁鸣哀。 琼花乱,啼莺怨。四处钿蝉声唤。热风吹起舞尘埃。惆怅漫愁怀。 注:我国古代将立夏分为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即是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蜊蜊蛄(即蝼蛄)在田间的鸣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 瑶阶草·小满 渔翁独垂钓,彩蝶双游戏。莺燕分飞,碧水环绕翠。远山拂黛,近郊凝绿,稻田肥美。菽酥麦香迤逦。 日方炽,艳阳平野,一溪靡草枯阴死。埤雅当时,半坡苦菜舒锦绮。夏淋蕊烬,雨淋谷熟,汗淋暑至。应吟小满秾丽。 注:小满有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一候苦菜秀,《埤雅》以荼为苦菜。二候靡草死,郑康成、鲍景翔皆云:靡草,葶苈之属。三候麦秋至:麦秋的秋字,指的是白骨成熟之时。 折红英·芒种 轻蝉语,惊鸿翥,地头田垅添炎暑。熏风浴,高阳毒,红英堪折,日临三伏。郁,郁,郁。 精芒举,争收取,老农挥汗滂如雨。倾珠斛,浮玑玉,年丰人喜,锦翻心曲。足,足,足。 注:我国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在这一节气中,螳螂在去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与此相反,能够学习其它鸟鸣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好事近·夏至 夏至始生阴,晓雨晚风云色。倦柳怅杨飞絮,听蝉鸣阡陌。 炎炎烈日正当头,清凉向谁觅?惟见蝶蜂低舞,望
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