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建设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诗经》
“小康社会”概念的历史由来和现实涵义
“小康”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典籍,是指比较
富裕的、中等的、温饱有余的居民生活状况和
社会发展状态。
我国现阶段的小康生活,是指介于温饱和富
裕之间的生活状况,是在解决温饱后的进一步
提高和发展。按照国际惯例来划分,小康生活
大体相当于中等收入。
“三步走”战略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微观上看
2010年7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说:“中国实际上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这句话出自中国官员之口有两重意义:一中国官方已经确认,中国GDP此时开始已经超越了日本;二既然超越日本,再接再厉,所谓2019年超越美国之说也就更接近事实了。
城市的变化
奥体中心
地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