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四章__产褥期妇女的护理.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四章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许长缨
产褥期:产妇除乳房外全身各系统从胎盘娩出后至恢复或接近正常非妊娠状态所经历的一段时间。一般为6周
第一节产褥期母体的身心变化
一、生殖系统的变化
子宫: 子宫复旧:妊娠子宫自胎盘娩出后逐渐恢复至非妊娠状态的过程。
:子宫缩小,宫底下降,产后10天下降至盆腔内,产后6周恢复至正常大小。
:胎膜附着处约需3周,胎盘附着处完全修复在产后 6周。
:产后4周,宫颈恢复到非妊娠状态,外口由未产型变成已产型。
阴道:阴道肌肉张力逐渐恢复,但不能完全达妊娠前的水平,阴道粘膜皱壁约在产后3周开始恢复。
外阴:分娩后外阴轻度水肿,于2~3天自行消退,会阴伤口愈合在产后3~5天。阴
道口仅留处女膜痕。盆底组织:盆底肌及其筋膜在分娩时过度扩张致。弹性降低伴有部分肌纤维断裂。如产后坚持康复运动,可恢复到接近非孕状态。
二、乳房变化:
胎盘娩出后,乳房开始分泌乳汁。产褥期乳汁的分泌产要依赖于哺乳时的吸吮刺激。
初乳:产后1周内分泌的淡黄色乳汁。
过渡乳:产后2周内分泌的乳汁。
成熟乳:产后2周后分泌的白色乳汁。
三、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容量:产后3天,产妇的体循环血容量增加15%~25%,心脏负担加重。产后2~3周恢复到未孕状态。
血细胞:白细胞在产后可达20×109/L多在1周内恢复正常。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也升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产后2~3周恢复。
血沉:增快,于产后3~4周恢复。
四、消化系统:胃酸分泌减少,肠蠕动减慢。常发生便秘。
五、泌尿系统: 产后尿量增加,易发生排尿困难、尿潴留。
六、腹壁的变化:产后腹壁松弛,经过锻炼可在2~3月恢复。腹部出现妊娠纹,由紫红色逐渐变成白色
七、心理调适
依赖期:产后1~3天,产妇的很多需要要通过别人的帮助。
依赖—独立期:产后3~14天,产妇出现较独立的行为,易产生压抑。
独立期: 产后2周~1月,逐渐形成新的生活形态。
第二节产褥期产妇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健康史:了解此次妊娠和分娩情况
身体状况:
生命体征:产后24h,体温升高不超过38.℃。产后3~4天由于乳房胀痛也可引起低热。
脉搏60~70次/分,呼吸14~16次/分。血压正常。
2. 乳房胀痛:产后没有及时排空乳房,产妇可有乳房胀痛,触之坚硬。哺乳最初几日可出现乳头红、皲裂。
3. 产后宫缩痛:产后因宫缩引起的下腹阵发性疼痛。哺乳时加重,2~3天后消失。
4. 恶露:产后由阴道排出的血液、坏死蜕膜、上皮、粘液等称为恶露。
血性恶露:色鲜红,量多。持续1周左右。
浆液性恶露:色淡红,持续约2周。
白色恶露:粘稠、色白,持续大约3周。
5. 其他:食欲不佳、疲乏褥汗较多、尿量增加、体重减轻、便秘
四、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提供舒适、安静、卫生的休养环境,测生命体征2次/日、保证营养与睡眠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鼓励产妇适当活动,避免负重与蹲位
(2)、会阴护理:。

第四章__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79947457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