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试论封建社会的“清官”“好官”》读后----吴晗《光明日报》1964年6月17日160、论太平天国革命政权---- 史泽《光明日报》1964年6月17日161、也谈土司制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兼向杜玉亭同志请教----张永国《学术研究》(社会科学)1964年第3期162、关于朱元璋的队伍和政权的性质问题----王守义《人民日报》1964年6月19日163、关于“清官”、“好官”讨论中的若干问题----王思治《光明日报》1964年7月9日164、略论农民起义的政权问题----关履权《学术研究》1964年第3期165、关于“农民政权”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和宁可同志商榷----孙祚民《新建设》1964年第5—6期166、关于契丹汗位的承袭制度----张去非《历史教学》1964年第8期167、科举制度的产生和考试程序的发展----李正中《史学月刊》1964年第9期168、试麓川政权及其社会性质——兼与郑镇锋、黄惠焜同志商榷----黄宝璠《学术研究》1964年第6期169、试论张鲁政权的性质----黄惠贤《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64年第3期170、论大顺政权的性质——与孙祚民先生商榷----曹贵林《历史研究》1965年第1期171、关于朱元璋政权性质的转化问题----施一揆、邱树森《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65年第12期172、略论秦汉以来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巩绍英《历史教学》1965年第1、2期173、试论隋唐和唐初的政权——与吴泽、袁英光两同志商榷----齐陈骏《历史研究》1965年第1期174、乡举里选制和科举是否为农民设置了一条上升的路径?——和蔡美彪同志商榷----王思治《新建设》1965年第4期175、对朱元璋政权性质转化问题的商榷---- 顾城《光明日报》1965年6月16日176、黄鼎凤《约法十二章》告谕质疑----谢兴尧《人民日报》1965年6月18日177、论农民政权的性质及其转化问题----戚立煌《史学月刊》1965年第6期178、论农民政权转化变质的过程----王守义《文汇报》1965年7月22日179、关于清代皇庄的几个问题----周远廉《历史研究》1965年第3期180、帝国主义列强赞扬和支持清朝“立宪”----张天保《历史教学》1965年第7期181、关于农民政权是否必然转化变质的几个问题——和王守义等同志商榷----师农《文汇报》1965年8月26日182、也谈朱元璋政权性质和转化问题----徐连达《文汇报》1965年10月21日183、试论朱元璋政权的封建化----史泽《光明日报》1965年11月2日184、试论抗日民主政权的作用----陈宝音《政法研究》1965年第3期185、继承和发扬我国民主革命时期依靠群众对敌专政的革命传统----张希坡《政法研究》1965年第4期186、论农民政权的两重性及其转化变质的问题----沈渭滨等《文汇报》1965年12月2日187、突厥法初探----蔡鸿生《历史研究》1965年第5期188、关于唐初政权性质的几个问题----梁淼太《历史研究》1965年第6期189、科举制和衣冠户----韩国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65年第2期190、清末的“预备立宪”----张天保《历史教学》1966年第2期191、海瑞执行的王法究竟是什么样的法?----张晋藩《文汇报》1966年2月4日192、旧时代的“知县”----田春《新民晚报》1966年3月1日193、唐律的阶级实质----刘海年《历史教学》1966年第3期194、简论谏官----周公南《学术月刊》1966年第3期195、从海瑞看封建“清官”的本来面目----范明辛《政法研究》1966年第1期196、封建国家的官只能是地主阶级专政的工具----张晋藩、邱远猷《政法研究》1966年第1期197、关于封建“清官”的本质和作用问题座谈纪要----《政法研究》1966年第1期198、论“王法”---- 白寿彝《历史研究》1966年第1期199、如此科举考试(资料)----北京师大教育系《教育革命通讯》1974年第10期200、司马迁《秦始皇本纲》译注(附:秦始皇建立的中央和地方官制)----《黑龙江大学学报》1974年增刊201、关于李悝《法经》----张晋藩《光明日报》1974年12月16日202、论郡县制度---- 冉光荣《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75年第1期203、清末以来在宪法问题上的重大斗争——学习《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黎实《光明日报》1977年5月12日204、清代总统伊犁等处将军的设置及其意义---- 冯锡时《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77年第2期205、秦律中“隶臣妾”问题的探讨———兼批“四人帮”的法家“爱人民”的谬论----高恒《文物
中国法制史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