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docx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同学已经掌握10以内的加减计算,对生活中感兴趣的情节发展有初步的分析能力。教材将连加、连减一并进行教学,有利于连加、连减的对比,掌握运算顺序;还有利于巩固10以内的加减计算,为下一课加减混合计算做好准教学目标1、学生能借助直观图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2、能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和顺序,能正确地口=J〔10以内的连加、连减。3、初步学习用连加、连减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1、借助直观图理解连减的含义。2、计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学生一般能掌握。但是计算时先算左边,得到的结果记在心里,再算右边的。——这个计算方法部分学生可能难掌握,需要让学生多说一说。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 出示4组口算:学生口答结果,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答案。点击课件,暗示。再点击课件,提出问题:每组的两道题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回答。2、 看图列25:岀示图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继续提问:你能问一个关于图里小鸡的问题吗?预设:①生:有5只小鸡在吃米,又来了2只小鸡,一共有7只小鸡。如果学生直接说出一共有7只小鸡,追问:哦,7只小鸡,你是怎么列式的?生:左边有5只小鸡,右边有2只小鸡,一共有几只小鸡呢?如果学生能提出问题,再提问:谁能列算式解决这个问题?根据学生回答出示:5+2过渡:看来同学们都能看图列算式解决问题了,咱们把图变一变。二、探究新知1、连加你又看到了什么?向学生提问:谁能提出一个问题呢? 预设:情况①:原来有5只小鸡吃米,又来了3只小鸡,一共有8只小鸡。53=8情况②:原来有5只小鸡,又来了2只小鸡,就是7只。52=7后来又来了1只小鸡,现在一共有8只小鸡。 71=8情况③:原来有5只小鸡,又来了2只小鸡,又来了1只小鸡,一共是8只小鸡。5+2+1=8学生的回答可能什么情况都有,能提出“一共有几只小鸡”的问题就很不错了,能算出或者数出“一共有8只”,就追问是怎么算的,让他们说出算式。说出的算式应该就是以上3种情况,估计第1种情况的会有一些。对比:学生回答后,如果出现情况③最好,直接进入对比环节。如果没有出现情况③,可以老师自己引岀:521提问:这两幅图有什么不同?列出的算式有什么不同?计算方法①:出示:521 ,提问:你们会计算这个算式吗?②: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先算52二7,把7记在心里,再算71二8。请3、4个学生再说一说计算过程。:总结计算顺序:所以,连加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算式中的5、2、1、8各表不什么
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