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死的董酒,你真的懂了吗?
在白酒的丛林里,如果不抓住市场的风口,迅速做出业绩,那么等待你的只有遗憾和感叹,抱着那几个所谓的国密去敝帚自珍去吧!
第九十二届糖酒会终于落下帷幕了,本年度白酒行业真的没有什么看点。去年还有小酒的满天飞和珍酒的大坛妹关注狂潮,今年春糖虽然白酒厂家也蛮拼的,但是忙着作死的也不少。
说到作死的白酒企业,我不得不要说一下董酒,可以说这是当前作死中的极品,古董级的作死企业!拥有众多无可比拟的殊荣,比如老八大名酒,国家保密配方,独特的董香型,130多种名贵中药材入曲……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传家宝,却没有让董酒获得很好的市场份额。
自从20世纪90年代和幽幽沱牌一起唱响中国之后,这个企业一直处于各种找不到北中。与成都朋友聊天,有大佬谈及董酒说2014年销售才1个多亿,不管数据是否属实,对董酒来说都是蛮大的打击,就连我这个略懂董酒的人都忍不住替他惋惜。这么少的销售金额,如何能够承载董酒的未来?
1997年:董酒崩塌,振业入主
20世纪90年代盛极一时的董酒,因为老董事长的辞世,管理的松弛和内部的混乱,这个名门之秀迅速崩塌,一度停产,市场迅速萎缩。面对迅速崛起的市场和川酒军团一路高歌走向全国,这个辉煌的品牌却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成为一个不为人知的小酒厂,苟延残喘在遵义城的山水中,甚至到了资不抵债的境地。最后地方政府不得不将其拱手让给深圳振业集团,维系董香一脉的香火。
但是1997年入主董酒之后的深圳振业到2007年总共10年时间里,除了在资本上给予一些注入之外,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董酒市场营销的问题,甚至连生产都没有恢复,只是保留了一部分生产,为董酒延续了10年的光阴。也就是这10年,让董酒彻底从中国消费者的视野中落幕,曾经一度客商云集人流鼎盛的“董苑”,也在这十年中变成了杂草丛生的废苑。
原来振业接手了这个烫手山芋之后,才发现白酒市场不是那么好玩的。本想迅速做出一点业绩,然后运作上市,没想到生不逢时,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国内市场环境下,中国白酒业迎来了1998年到2002年的第一轮调整,振业这个“霸王”不得不选择“别姬”,选派了一个大内总管留守,对董酒进行美其名曰“保护式”看守,不生产不营销,只是保留部分市场。
2004年:命不该有,董酒再入冷宫
振业万万没有想到的是,2003年起中国白酒市场又开始了新的增长苗头,一路增长到2012年。如果这10年时间里,振业抓住机会奋力一搏,也许董酒这个老酒完全有可能老树发新芽,重新焕发昔日荣光。
也不知道是董酒命里该绝,还是振业命不该有,好不容易过了行业“大姨妈”期,没想到2004年7月23日一场大火,将董酒保留下来的一点嫁妆――240吨基酒付之一炬,让很多原本对董酒振兴还存在幻想的人,梦想彻底破灭了。
基酒也没有了,恢复生产需要投入大量的费用,市场营销也要投入大量的费用,可以说前途未卜。而振业作为资产管理公司,根本不懂酒。
就这样,这个1992年突破1万吨工程的老八大名酒之一,比茅台突破万吨工程还早的董酒,只能选择继续被雪藏。冷宫啊冷宫,本宫一直都在冷宫!
这样一待三年又过去了,中国白酒黄金发展期的三年,彻底与董酒无缘了。到了2007年振业才又想起来了,远在黔北的山里还有一个董酒。这么好的市场环境,如果再不弄的话,就彻底没有机会了,可
作死的董酒,你真的懂了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