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画自己》教案3.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欣赏、观察与交流,使学生了解自画像的基本特点及其表现方法,并能在观察和回忆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形象特点,用比较自由的方法进行表现活动。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讨论交流与表现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表现力,提高审美的观察能力。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作品的表现进一步加深对自己的认识,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和自我信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本课的重点在于启发学生观察和捕捉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进行表现,教学时要注意观察方法的引导,加强学习的交互性。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作品表现进一步加深对自己的认识,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和自我的信心。教学用具准备:教师:大画纸、课件。学生:小镜子、彩色水笔、油画棒。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游戏“猜猜我是谁?”课前请几位学生用硬纸遮住脸部,由老师带领依次进入教室。请学生猜猜他们是谁?你凭什么判断得这么准?(身材、个头、衣服……)儿童参与游戏活动,心情轻松愉快,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二、发表质疑:1、请表演的学生下移纸板,露出头发,请学生仔细比较他们的头发有何不同之处?(长短、发型、颜色……)2、继续露出眉、眼、耳,请学生再仔细观察比较其各自的特点。(大小、形态、位置……)3、再露出鼻、嘴至整张脸,请学生比较每个人鼻、嘴的特点。(长短、大小、肥瘦、形态……)4、比较脸型。(胖、瘦、长、短、方、圆……)5、请学生谈谈:刚才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谁的特征最明显?为什么?运用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眼、脑去发现物象的特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分段、分步寻找脸部特征,符合儿童注意力的广度与深度发展的规律。三、深入探究:1、看一看:用小镜子观察自己的脸部特征。(发型、五官、脸型……)2、说一说:请同桌同学互相说说自己的脸部特征。(喜、怒、哀、乐时的五官变化)3、演一演:请几位特征明显的学生上台表演喜怒哀乐的表情。通过看、说、演进一步捕捉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及人物表情的无穷变化。四、感受实践:1、讲解演示作画方法:请学生说说老师的脸部特征,根据学生发言,教师在大画纸上分步画自己。边画边讲作画方法:a、根据脸型勾画轮廓;b、添画头发和五官(抓特点、添表情);c、上色(可线描);d、可用夸张手法画自己;(教师示范几个被夸张的自画像)2、谁想做老师的好朋友?那么就请你把画好的自己剪下来贴在老师画像的旁边,我们共同完成一幅好朋友的大合影,好吗?3、作画要求:再仔细观察自己面部的特征,大胆地画出自己的相貌。(对有能力的学生鼓励他们画出自己的喜、怒、哀、乐的表情)由学生先找出老师的面部特征,老师再根据学生的提示,画出自画像。通过这样的示范,无疑给学生的描绘提供了“拐杖”,进一步帮助学生将脑中已有的感性认识具象化。五、巡视指导:1、鼓励学生大胆作画,只要能描绘出自己的某一个特征,就是好的。2、让学生避免面面俱到,也就是眉毛、胡子样样都描绘得太细巧,反而增加了难度。3、可用些夸张的手法,如:胖脸更胖;瘦脸更瘦;爱笑的嘴更大、更弯;爱哭的没了眼。学生放假后的第一幅画,难免缩手缩脚,教师的鼓励在此时最管用。进行个别针对性辅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六、欣赏评价:1、作业展示:请大家一起欣赏“大合影”。2、自评互评:从“大合影”中你能找到谁?谁的脸部特征最明显?3、欣赏大师们的“自画像”:艺术大师们在表现自己时,特别重视面部神情的刻画

《画自己》教案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gs758698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9-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