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关便利化磕绊
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步调不一致、缺乏信息交流等,也会给跨境物流带来障碍。正在进行的通关一体化改革,预计将减少进出口企业商路上的“拦路虎”。
2015年4月28日上午,阿拉山口铁路国际联运大楼内,阿拉山口站货运车间副主任郭三主动来到海关办事窗口,询问实施区域通关一体化之后,海关手续会有何变化,是否会影响到铁路作业流程。
此前一天,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0个直属海关关长,在青岛签署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海关合作协议》,宣布启动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青岛海关关长臧玉健对此的解释是:“此举就是要使‘十关如一关’。”
事实上,不仅是硬件设施会导致跨境货物拥堵,如果海关、检验检疫、铁路等部门效率不高,相互沟通不畅、组织协调不力等,都可能成为跨境贸易往来的障碍,导致物流效率低下,成本增加。而海关总署开展的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进而将推动全国海关一体化改革,无疑是配合“一带一路”战略而进行的一次“清障”大行动。
然而,一位海关人士告诉《财经者,短期内进出口企业未必能享受到海关改革所带来的红利,原因是“海关走得太快了,检验检疫等部门不一定能跟上”,“此外,涉及进出口的多个部门都已建成各自的信息平台,但跨部门的信息交换仍然困难,这也妨碍了效率提升”。
海关大动作
浙江德瑞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国际货代企业,该公司副总经理周彦对于海关报关的体验是手续复杂,更重要的是以前各关区执行的政策、标准不统一。
例如,义乌产的小百货用集装箱装运,在本地报关可以放行。但如果先通过海运发到营口港上岸,走海铁联运的方式出口,由于营口和义乌属于不同关区,需要到营口海关办理转关手续,营口海关会因为装载方式不合格等原因,不予放行。“这样行不通,我们只能彻底放弃,走海运到海参崴,再通过铁路出口到欧洲去。”周彦说。
近年来,海关系统正在进行一系列让海关监管更为完善,货物出入境手续更为便利的改革,正逐步破解这些问题。
乌鲁木齐海关法规处处长岳蕴华告诉记者,海关总署2014年启动了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广东地区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试点。2015年又启动丝绸之路经济带、东北地区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今年7月份还将实现全国一体化通关,届时将可以做到全国海关一盘棋,统一执法标准,避免各地海关掌握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岳蕴华说。
对于进出口货物,以前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是各查各的,反复开箱查验。2014年海关总署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共同推动了“三个一”改革,由各直属海关和所在省检验检疫局签署协议,共同配合开展工作,对进出口货物实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过关。
《财经者通过采访了解到,目前海关改革已经给货主和代理报关企业带来了很多便利。
例如,改革前货物在某地报关之后,到口岸还需要打印报关单,经审核及货物抽检后才放行。而改革后,审单工作由区域审单中心“一审到底”,企业在申报地海关审核、查验放行后,到口岸无须再打印报关单并签章,口岸海关核对联网的电子信息、核对货物的关封完整后(或施关锁未打开过),即可放行。也就是在山东到新疆9省区10个关区,其中任一海关报关清关之后,其他海关都认可。
此次改革后还允许代理报关企业“一地注册、多地报关”。以前某乌鲁木齐代理报关企业,想要去青岛或郑州为货物报关,必须在当地注册一家分公司,而且要求
通关便利化磕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