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
施教日期年月日
教学内容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共()课时
课型
新授
新授
第()课时
1
学习目标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练习给课文分段。
,抓住中心句,品读感悟,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的两个方面,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第一段,抓住中心句,品读感悟,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的两个方面,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
教材开发:
海洋的神秘莫测、绚丽多姿,定会使学生遐想联翩,激发探索的欲望,因此教师不要仅局限在教材知识上,建议课后带领学生查阅、搜集有关开发、利用、保护海洋的资料,写读后感或制作摘记小卡片,激发爱科学、爱自然的情愫。
相关材料:
在地球仪上,蓝色部分代表海洋,它占地球表面的71%,。在太空看地球是茫茫宇宙中的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那是地球上广阔的海洋反射光形成的景象。
地球上的陆地彼此隔开,海洋则四通八达连成一片。那些离大陆比较远,面积特别宽大,水深且颜色也特别蓝的地方,是海洋的中心部分,叫做“洋”;而那些靠近大陆,面积狭小,水浅且颜色也比较浑浊的地方,是海洋的边缘部分,叫做“海”。
海洋是个“蓝色的宝库”。如果把整个地球的海水加以提炼,就可以得到550万吨黄金,4亿吨白银,40亿吨纯铜,137亿吨铁……可以说陆地上有的,海洋里都有,而且还有陆地上蕴藏不多,而又难以提取的稀有元素。
在海水所含的各种化学元素及矿物中,数量最大的是食盐。现在全世界每年生产海盐5亿吨。若按这个数字消费,海洋里的盐可用5亿年。
海洋里还有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种类达20多万种。地球上的生物资源80%以上在海洋里。
海洋里的潮汐能、温差能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人们把潮汐能称为“蓝色的煤海”。
学生经验:
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海洋方面的知识,教学时,教师不必过多讲解,让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讨论、交流、理解,发散思维,自主学习,再借助直观资料,引导朗读感悟,从而深刻体会得到:海洋确实是人类新世纪的希望。
预习设计
,读正确,读流利。特别难读的句子做上记号。
,抄写生字(《习字册》描仿临各一遍)。
,理解意思,大声地朗读三遍。
《一课一练》第一、第二、第三题。
学程预设
导航策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进课文(3分钟)
?
(1)海洋很广阔。
(2)海洋上有时候风平浪静,有时候波涛汹涌。
(3)海洋有丰富的物产和矿产。
(4)海洋上一旦发起风暴非常可怕,它可以掀翻船只,引起海难。
……
。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15分钟)
● 预住字形、生字写美观的方法。
。
。
●预习作业4
(《一课一练》第一题)
(1)展示交流。
(2)同桌校对、批改。
预设:
慷慨、蕴藏、威胁、敬畏、大显身手、望洋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