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许多企业都采用了现代设备管理理论与方法—设备综合管理。设备综合管理是运用长远的、全面的、系统的观点,采取一系列技术的、经济的、组织的措施,力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综合效率最高,从而获得最佳经济效益。设备综合管理的特点:一是全过程(一生)管理;二是全员参加管理(从企业领导到生产工人);三是价值管理。全过程管理是基础,全员参加是手段,价值管理是目的。论证:一设备管理论述:马克思把机器设备称做“生产的骨胳系统和肌肉系统”。设备管理,从包括的工作内容来说,概括了设备运动全过程,即从选购设备开始,在生产领域内使用、维护、磨损及补偿,直到报废退出生产领域为止的全过程的管理。其中存在着两种种运动形态;一是设备的物质运动形态,包括从设备的选购、迸厂验收、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等;一是价值运动形态,包括设备的最初投资、维修费用支出、折旧、更新改造资金的支出等。设备管理应当是包括对设备这两种运动形态的管理。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由于主要的生产活动是由人操纵机器设备,由设备直接完成的,因此产品的品种、数量、质量、消耗、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备的技术状况。同时,由于机器设备的日益大型化、精密化、自动化,设备投资越来越火,与机器没备有关的贺用,如折旧贵、维修责等,在产品成本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因此管好设备对改善企业生产经营成果有着重要作用。 设备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装备,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设备高效率、长周期、安全、经济地运行,来保证企业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企业中,设备管理搞好了,才能使企业的生产秩序正常,做到优质、高产、低消耗、低成本,预防各类事故,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安全生产。加强设备管理,有利于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如年产30万吨合成氨厂,一台压缩机出故障,会导致全系统中断生产,其生产损失很大。加强设备管理,还可对老、旧设备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合理地做好设备更新工作,加速实现工业现代化。前西德1976年“工业通报”载,一般情况下,用于设备维修的年财政支出额,大约相当于设备固定资产原值的6%~10%或企业产值的10%。如将配件等其他资金考虑在内,估计维修支出要占企业总开支的1/4。据1978年资料介绍,前苏联每年用于设备维修的资金超过100亿卢布。二设备管理的工作:1、设备档案管理工作 设备档案是设备一生最基本的记录文件,记录了一台设备从规划、设计、制造、到使用、维护、改造、更新、报废的全过程。它包括设备说明书、图纸图册、技术标准、台服、档案以及原始记录等。它的记录和使用,对带助设备管理人员更详细的综合评价管理费用,更准确地制订维护和维修工艺标准,以及备品备件的选购都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作为设备管理人员,一方面要通过它获取设备的管理资料;另一方面,要对它进行不断完善和完整。完整是指对新的设备运行状况和维护维修情况及时作详细记录,以备后查。而完善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设备在一生的运行过程中,随着磨损的加剧,原有性能和精度会发生变化,即开始老化。老化之后的设备,原有部位故障发生性质和发生率会发生变化,那么原点检和润滑标准也应该随之改变。作为设备管理人员应该不怕麻烦,结合自己日常管理经脸,细心重新修订。 (二),由于各设备管理人员业务能力不同,经验不同,或者业务能力和经验得到了提高,可能会对现有标准产生不满意,那么无论是从节能降耗,或是安全使用等方面,都应该获得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及时重新修订。 2、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 (一).正确制订维护标准并严格执行 维护标准主要有两种:点检标准和润滑标准。这两项标准的正确创订,对设备的高效使用产生直接影响。 (1)点检 点检就是通过对设备运转部件作正确详细分析后,制订标准(如温度、压力、振动,声音,腐蚀,泄露等),然后采用各种手段,例如听、看、摸、嗅等,对这些部位按侧定标准定人定时进行运转正常性判定。重点部位需采用高精度仪器,如振动测试仪、磁粉探伤仪等,这是发现设备事故并将其消除于萌芽状态的最有效手段之一。设备管理部门应不惜重金,培训点检人员,配备高精仪器。 (2)润滑标准 有资料统计显示:70%以上的设备故障是因润滑不当而加重设备磨损造成的。应重视润滑标准的制订和执行工作。制订这些标准时,应该从运转(相对运动)部位速度、设定间隙、受力悄况、温升以及设备工作环境、性能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以免在实际润滑过程中,形不成油膜或油太多,起不到润滑作用以及造成污染和人力物力浪费。相同的设备在不同的企业和时期都有不同的点检润滑标准,设备管理人员应因地、因时、因经验制订,不可盲从。 标准制订结束后,应会同生产人员、维修人员会审后,再投入生产使用并严格监督执行情况,定时检查记录是否完
tpm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