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母亲写给孩子的信母亲写给叛逆男孩的信1、你正站在人生节点上:回首,悄然溜走的童年时光;向前,青春的帷幕徐徐向你开启。2、有些话,我们不跟你说,没有人会跟你说。3、彼此约定:我们好好工作,你好好读书,谁也不让谁操心。一、关于目标第一文库网:人可以没有伟大理想,但不能失去目标。在一考定终身的考试体制下,不管你平时多么努力、多么用功、多么厉害,只要考砸了,就会被淘汰!你应该明白,作业多、书包重、没日没夜去学习,不是大人无情,而是现实残酷。二、关于定位:在家里,你们个个都是小皇帝,但在学校,皇帝太多,没人会把你当回事!除非你的成绩更优秀、你的才艺更出众、你的表现更出色,老师才当你是块宝。社会也一样,你要成为富人还是穷光蛋,要住平房还是别墅,要别人瞧不起还是尊重,都需要自己负责。三、关于学习:在学校,学习是主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学习好却体质差,这与“读书读书、越读越猪”没二样。同学间搞聚会,要比就比:20岁比学历、30岁比能力、40岁比阅历、50岁比财力、60岁比体力、70岁比病历、80岁翻黄历,人生几十载,归根到底就是比身体,孩子,好好锻炼吧。四、关于未来:一个人的未来由知识、能力、态度决定。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得,能力也可以在实践中增长,而态度却由习惯养成。你在良好习惯培养上,有时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现在,端正态度还来得及。未来,我希望你所做的一切,是既利已又利人。五、关于自己:在学校,老师没有义务对你好,除非你首先尊重老师,同学没有义务关心你,除非你首先关心同学;在你的一生中,也没有人有义务要对你好,除了我和你爸。不要以为世界少了自己,地球就转不了,不要以为个人渺小,就自我放弃和抛弃。六、关于朋友:你要找那些比你强大的人做朋友,尤其记住,在朋友落难时,一定要施以援手。因为,与自己一起笑过的人易忘记,与自己一起哭过的人最难忘。这就是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有意义。七、关于距离:为人父母,谁都渴望与子女的距离短些,但随着儿女的成长,属于你们的天空肯定会越来越广阔,与父母的空间距离与时间距离也肯定会越来越远。做父母的,当然特别在乎自己到底能够占据儿女多大的天空位置!因为,父母的天空与儿女的天空恰恰相反:随着一天天老去而变得愈来愈小。凡人百姓,同样拥有大众情怀,同样在乎你是否常在身边。父母的儿女情长,你是否读得懂?八、关于得失: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得意,也不可能永远失意。得意时,你要清醒,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比自己厉害的人,要记得自己的渺小;失意时,不退缩,坚持下去。过去是怎样走过来的,现在就怎样走过去。九、关于亲人:亲人只有一次缘分,这辈子,即使无法与你一路伴行,但在风雨交加的时候,总会想着为你遮风挡雨一程!即使不能与你一路并肩作战,但在艰难险阻的时候,总会想着与你一同分担苦痛!这辈子,无论我们和你会相处多久,都要好好珍惜共聚的时光,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写给母亲的信写给母亲的信800亲爱的妈妈:看到这封信,请不要惊讶。妈,今天是母亲节,看到花店门前散发着浓郁香味的漂亮的花,我想起了你。我记得小的时候,你喜欢用纤细的手臂把我抱在怀里,逗着我,到小院里采鸡冠花。你腾出一只手来,小心翼翼地拈起一片花瓣,两指轻轻用力,便错开花柄,然后抬手把沾满粘稠花汁的大红花瓣印在我小小的额头上。妈,我知道那时我一定滑稽极了,可我看到你阳光下灿若夏花笑脸,便也傻呼呼地笑开了。妈,那时侯,你还是个漂亮的大姑娘呢,而现在,我已经高出你很多了。妈,我很多年不曾见到过鸡冠花了,它已被鲜艳的康乃馨所代替。但我想,妈妈对我的爱,是没变的吧。那么,我就送你一朵康乃馨吧,因为他们说,康乃馨的花语是:感谢妈妈。妈,今天是母亲节,看到堆满杂物的角落里那把破旧的蓝伞,我想起了你。我记得小的时候,你打着这把伞站在学校门口等我放学。你踮着脚,探着身子,在人流涌动的巷子里搜寻那个小小的身影。然后你看到了我。我欢喜地惊叫着冲到伞下。你温暖地笑笑,说:“我们回家。”妈,这么多年了,我一直记得我们一起踏过大街小巷的样子,我常想,要是我们就这样大手牵小手,一直走,会不会走到时间的尽头?我还记得小的时候,你骑单车载我回家,那时我们家还住乡下呢,从城里回去要走很长时间的路。我坐在后面拽着你的衣服,晃着小腿儿,唱着小曲儿。你伸手拍拍我说:“乖乖,坐稳了。”可是那天我弄丢了一把黄色的小伞,我很难过。妈,我记得呢,那是你送我的第一件礼物。妈,我现在已经不用你接送了,只是每当我骑车掠过湿漉漉的地面,却还是会忍不住想念曾经同挤一把伞的温暖。妈,如果什么时候我忘了带伞,哪怕是隔着千山万水,你也会举着伞,到我身边来的吧。那么,我就抱抱你吧,因为他们说,拥抱妈妈的意思是:感谢妈妈。妈,今天是母亲节,但我更愿意叫它“妈妈节”。因为“母亲”在我心里只是个冰冷的术语,而“妈妈”,是只有对我情深私海的你才配拥有的。我
一位母亲写给孩子的信 母亲写给叛逆男孩的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