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1230.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4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4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47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03年10月29日,江苏省建设厅在镇江市主持召开了《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论证会,省建设厅、镇江市有关领导参加了会议。由省内外专家和省有关部门代表共11人组成的专家组(名单附后),听取了规划编制单位的介绍,审阅了规划文件,在认真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如下论证意见:一、《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在落实纲要论证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重点,深化了有关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提交论证的规划成果思想明确,思路清晰,内容全面,工作深度符合国家和省有关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规定。二、规划确定的市域城市化水平基本合理。市域城镇和产业空间布局以及重点空间的管治目标和范围,符合《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和《南京都市圈规划》确定的原则和要求。三、规划的城市发展战略和目标比较合适,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基本恰当,“一城两翼”、T字型组团式的空间结构符合镇江的实际,总体布局比较合理。规划通过绿地系统规划、总体城市设计等方面,体现了“大江风貌、滨江城市和城市山林”特色。四、近期建设规划内容翔实,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具有一定深度,规划内容较为全面。综合交通规划基本合理。市政公用设施规划原则明确,指标基本合适,有利于指导基础设施建设。五、为更好地完善规划成果,专家组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1、深入研究城市用地布局,合理调整城市中心布局形态。理顺城市中心与片区的层次与分工,进一步斟酌城市结构的提法。重视世业洲等长江五洲的开发利用,深化城市重要地区的景观控制原则和策略。2、结合城市发展目标和功能布局,进一步明确城市大交通发展战略,完善公路和城市道路功能、层次和等级结构,优化城市道路网和对外交通的关系。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的研究。明确五峰山大桥桥位控制范围。3、进一步明确历史街区的保护范围和保护内容,划定铁瓮城等古城遗址和地下文物集中埋藏区的保护范围,明确民国建筑等重要历史建筑的保护措施。4、明确沿江水源地的保护措施。进一步深化细化有关专业规划,并做好与交通、环保、水利、电力、电讯等有关专业规划的协调和衔接。规划成果要明确强制性内容。规划按上述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后,可按程序上报审批。《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论证专家组2003年10月29日《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论证专家组2003年10月29日单位姓名职务/职称签名组长南京大学郑弘毅教授成员同济大学唐子来教授东南大学朱光亚教授东南大学孔令龙教授南京市交通所何宁副所长省计委孙志高工程师省国土厅吴飞主任科员省交通厅乐晓峰高级工程师省环保厅潘良宝处长助理省文化厅盛志伟主任科员省建设厅王兴海规划师目录附件一市城镇体系规划综合报告 1附件二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回顾与评价 121附件三城市发展条件、战略与目标 127附件四建设用地评定 135附件五城市历史沿革 137附件六城市性质与规模 139附件七总体布局 150附件八居住用地规划 154附件九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159附件十工业用地规划 164附件十一仓储用地规划 169附件十二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171附件十三绿地系统规划 194附件十四总体城市设计 207附件十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218附件十六旅游规划 230附件十七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239附件十八环境保护规划 275附件十九综合防灾规划 282附件二十沿江发展规划 300附件二十一郊区规划 313附件二十二近期建设规划 319附件二十三远景发展构想 329附件二十四规划实施策略与建议 332附件二十五纲要论证意见 339附件一市城镇体系规划综合报告第一章城市化进程与城镇体系现状特征一、全市概况镇江市位于北纬31°37′~32°19′,东经118°58′~119°58′,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东端,江苏省的西南部,北濒长江,与扬州市、泰州市隔江相望;东、南与常州市相接;西邻南京市。全市总面积3847平方公里,%,%,%,%,%。市属各县(市)的面积分别是:丹阳1048平方公里,丹徒868平方公里,句容1380平方公里,扬中332平方公里。镇江市处于宁镇低山丘陵与长江三角洲平原两大地貌单元交界处,地形西高东低。境内最高峰为句容的大华山,;市区最高峰为十里长山,海拔高度为349米。境内除长江、大运河和丹金溧漕河外,其余河流均较小,被宁镇山脉、茅山山脉分隔,分别流入长江、太湖、秦淮河。镇江市有多种矿藏贮存,已发现的矿种近30种,探明储量并投入开采的有10种,其中优质石灰石、建筑石料储量十分丰富,煤、铁矿在省内占有一定位置。镇江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温暖亚带,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温暖湿润,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气候条件比较优越。土壤类型以黄棕壤为主,在平原地带主要

说明-1230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4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22x33
  • 文件大小2.19 MB
  • 时间2019-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