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川崎病古交市妇幼保健计生服务中心儿科宋宪蓉患儿,女,16月,主因发热5天伴颌下淋巴结肿大入院。查体:体温:,神情,双眼结膜充血,口唇皲裂,舌苔草莓样,咽部充血,躯干部可见多形性红色皮疹,压之不褪色,,无压痛,边缘清楚,化验血常规:,%,血小板524x109/L。川崎病(虽然这个病我已是看过四个,但像这次如此典型的是第一个,早晨一进门,看到的第一眼,心里就非常高兴。她得表现尽然和书上的描述完全相同,得意的我冲掉了近几日的一切烦恼,这个发现足足让我兴奋了一上午。)概述川崎病(KawasakiDisease,KD)是一种病因不明,以急性发热、皮肤粘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为临床表现的全身性血管炎综合征。该病于1967年由日本的DrTomisacuKawasaki(川崎富作医生)用日文首先报道(1974年用英文首次报告了50个病例),因此国际上称之为川崎病。-oro-cutaneo-acrodesquamatoussyndromewithorwithoutacutenonsuppurativecervicallymphadenitisininfancyandchildren.(JpnJAllergol1967;16:178)自首次报告30余年来世界各地均有报道,目前已是5岁以下幼儿常见的发热性疾病之一。由于其最危险病变发生在心脏,现已逐渐取代风湿热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疾病。概述流行病学KD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别和种族差异。新近资料显示,以5岁以下儿童为统计对象,KD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病率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和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大陆和欧美国家缺少全国性的调查网络,不同地区发病情况不尽相同。但几乎所有报道均显示K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日本(2007):,000韩国(2000-04):-,000台湾:69/100,000香港(2007):53/100,000上海(2002):-,000北京(2000-04):-,000美国(白人):,000重庆:?流行病学:各国家地区发病率情况
川崎病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