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诗海探珠
【赏析】诗句凝练,内容含蓄,概括性很强,且又极富诗的形象与诗的韵味。开篇点题,从空间角度写滕王阁临江而建的高远气势,以下“南浦”、“西山”、“潭影”、“长江”,都是临江高阁的望中所见,并且用“朝飞”、“暮卷”为高阁包容万象增添主动性,观景之人自然也就与天地交融为一体了。次句笔意突转,想到当年建阁之人“佩玉鸣鸾”的豪华已经消逝,从“罢歌舞”的时间意识透出浓厚的历史情怀,在闲云潭影日复一日之中,物换星移,时不我待,因此发出帝子何在、长江空流的叹喟。诗中融滕王阁景象与对滕王的怀念于一体,情景交融,寄慨遥深。
【思考】有人评论此诗“情景交融,寄慨遥深”,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人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慨。
【提示】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高考真题示例
知能优化演练
美文佳作欣赏
第四节
课堂互动探究
习题答疑解难
课堂互动探究
[文脉·探究]
?什么是近体诗?近体诗主要包括哪两种诗体?
【提示】古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唐朝以前的创作基本上为古体诗(“齐梁体”除外),主要特点是无格律,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诗。近体诗相对于古体诗而言,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熟。它的主要特点是对仗工整、格律分明,所以又叫格律诗。近体诗的形式主要有律诗和绝句两种。古体诗和近体诗内部又有五言、七言之分,分别叫做五古、七古;五绝、七绝;五律、七律等。此外,也有的诗歌字数随意而定。
“押韵”和“平仄”?
【提示】在“韵文”里,用同一个“韵”的字放在句尾,使之产生一种声音回环的和谐感,这就叫“押韵”。由于押韵的字放在句末,所以又叫“韵脚”。押韵时可以每句都用,也可以连分句也用韵,还可以隔句或隔几句才用韵。这叫押韵方式,或称“韵律”。
所谓“平仄”特指字的声调而说的。我、上、去、入四种不同的声调。从南北朝时的沈约所著《四声调》一书,把平仄有意识地运用到诗歌上来,但这本书早已佚失,内容无从考证。近体诗是根据《四声谱》分调原则,把平声称为平,把上、去、入统称为仄,每句按一定的平仄式,来调济吟咏的节奏,构成抑扬顿挫、悦耳动听的音乐感。我们讲写近体诗就必须要讲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不讲平仄就非律诗。
?它有哪些类型?
【提示】对仗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格律诗对仗的具体内容,首先是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其次是要求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述补结构对述补结构等。有的对仗的句式结构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对。再次,要求词语所属的词类(词性)相一致,如名词对名词,动词
第二课第四节 声情并茂__押韵和平仄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