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黑天鹅》中Nina的性心理分析.docx电影《黑天鹅》中Nina的性心理分析电影《黑天鹅》中Nina的性心理分析收稿日期:2013-12-05作者简介:杨嬪楠,女,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当代文艺与文化传播研究。摘要:作为一部一流的精神分析电影,《黑天鹅》讲述了一个基本功优秀但心理残缺的芭蕾舞演员Nina因为不堪精神的重负,将自己一步步引入歧途并最终走向毁灭的故事。本文以Nina的性心理变化角度入手进行分析,基于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屮的“力比多”发展理论、“俄狄浦斯”情结、性的抗拒与压抑过程等概念,简要评述电影中的“欲念”,探究精神分析视野下的观众行为以及文化传播的途径。关键词:性心理;力比多;压抑;幻象;焦虑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5-0083-02《黑天鹅》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芭蕾舞团的故事一一女演员Nina因在舞剧《天鹅湖》中一饰两角,不得不违背自己“白天鹅”一般胆小、怯懦、柔弱的本性去适应“黑天鹅”邪恶而魅惑的角色,最终陷入了精神分裂,在严重的幻象中刺死了自己。根据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笔者认为Nina的性心理变化是造成其精神崩溃至关重要的导火索,内外因索的交织激化使性认知缺乏的Nina在被迫探索中迷失了自我。佛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历程正是性本能的反应,其发展始终以追求快乐和满足为目的。Nina市于特殊的个人生活及工作环境等原因,其性本能始终未能得到良好的宣泄,追求快乐的原则和被压抑的现实便导致了她不正常的幻想和焦虑等症候。本文将以精神分析理论中有关“力比多”发展理论,压抑及压抑与症候的关系,“幻象”与“焦虑”症候的形成等方面为理论支撑,进一步剖析Nina的性心理变化。1•不正常的成长环境Nina成长于单亲家庭,虽然在生理上早已是成年女性,但从小父爱的缺失、母亲的过分保护让她的生活和心理仍停留在孩童时期。比如,Nina的房间以粉红色基调为主,窗前堆满毛绒玩具,每晚睡前母亲会将播放天鹅湖曲了的音乐盒放在她床头;房间未上锁,Nina没有属于正常成年人的私人空间等等。由于在青春期人的性本能已开始全力寻求满足,“力比多”的发泄要么会遵从俄狄浦斯方向,要么对它加以反抗。因此人从青春期起就必须致力于摆脱父母的束缚,完成“孩子”到“成年人”的转变,并成为社会的一员。显然,Nina的青春期并未正常度过“摆脱父母束缚”的过程,虽然已经二十多岁,但她仍然像儿童般依赖母亲,本该止常发展的性本能和性冲动也几乎被完全压制。这个怯懦的小公主从小被母亲保护在身旁,接受常规正统的教育,有着美好的理想。她所接受的教育让她要克制行为,压抑欲望。然而,这些本能的欲望并不因为她有高尚的道徳要求就消失无踪,而是发牛了强烈冲突。因扮演黑天鹅而一再被要求释放自己的同吋,和Lily、Thomas等人的接触深深地激发着她潜意识中被压制的性欲。遏制情欲和追求满足之间的冲突在她身上愈演愈烈,自我要抗拒“力比多”的发展和“力比多”寻找自己的新出路Z间的矛盾最终爆发,导致意识崩溃。、谨小慎微的人格负有不可忽视的责任。由于母亲年轻吋也是一名优秀芭蕾舞者,可就在即将成为领舞之前却意外怀孕了,因而放弄了舞蹈生涯。在母亲看来,当年因孕告别舞蹈生涯是不可饶恕的错误,她要极力杜绝这种情况在女儿身上再次发生。
电影《黑天鹅》中Nina的性心理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