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慢性便秘.ppt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2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慢性便秘
前言
便秘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临床病症
饮食结构、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等均起件作用。
便秘与某些疾病相联系:
结肠癌、肝性脑病、乳腺疾病、早老性痴呆、急性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肛肠疾病等。
一、慢性便秘的流行病学
美国 2 %- 28%便秘病人
北京、天津、西安地区对60岁以上老年人调查便秘发生率为15%-20%
北京地区 18-%便秘病人;女性为男性的4倍以上;精神因素是高危因素之一
二、慢性便秘的概念
病程至少一年,表现为粪便干结、排便困难或排便不尽和排便次数减少
罗马II有关便秘的诊断标准
具备在过去12个月中至少12周连续或间断出现以下2个或2个以上症状:
(1)>1/4的时间有排便费力;
(2)> 1/4的时间有粪便呈团块或硬结;
(3)> 1/4的时间有排便不尽感;
(4)> 1/4的时间有排便时肛门阻塞感或肛门直
肠梗阻;
(5)> 1/4的时间有排便需用手法协助;
(6)> 1/4的时间有每周排便<3次。不存在稀
便,也不符合IBS的诊断标准。
三、慢性便秘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痔源性便秘(详述)
粪源性便秘
肌源性便秘
神经源性便秘
激素依赖性便秘
心理障碍性便秘
痔源性便秘
静脉曲张学说与肛垫学说之比较:

强调各种原因导致门静脉压力升高而致痔静脉扩张屈曲形成的静脉团。

构成成分
(1)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动静脉吻合管。
动静脉吻合管开放,而致肛垫静脉丛扩张,肛垫下移的同时加重静脉迂曲,脆性增加。
(2)支持结构:Treitz肌、Park’s肌、结缔组织、弹力纤维。
退化、变性,导致肛垫下移。
(3)粘膜:直肠肛管移行上皮(ATZ上皮)。
有精细的辨别觉,是诱发便意反射的中心。
肛垫是直肠肛管正常解剖的一部分,存在于所有年龄、性别、种族。
肛垫病理性肥大时才可称“痔”。
合并出血、脱出、疼痛、嵌顿时称作∶Heamorrhoidal disease(痔病).
痔的定义:
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瘀滞形成的局部团块。
正常的排便过程
1、粪便向直肠推进:
正常情况下肠道总蠕动每天发生3-4次→粪便迅速进入直肠→扩张并刺激直肠粘膜→排便反射
2、直肠的排空:
粪便填满直肠→便意→大脑皮层及腰骶部脊髓内低级中枢调节、使直肠收缩、肛门括约肌松驰、腹肌收缩、膈肌收缩→粪便排出

慢性便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