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3H治疗症状性脑血管痉挛中合并症的观察及护理.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3H治疗症状性脑血管痉挛中合并症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张晓宏孟蕾蕾马福霞
【关键词】 3H 症状性脑血管痉挛中
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又称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DIND),是由于动脉瘤破裂出血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多种因素造成的综合征。其中脑血管痉挛致管径狭窄和血粘稠度增高是两个重要因素,而脑缺血是导致死亡或致残的主要原因[1]。 3H治疗,即高血压(Hypertension)、高血容量(Hemodilution)和血液稀(Hemodilution)疗法,是改善SAH后脑血管痉挛引起的脑供血不足和防治DIND有效的方法[2]。3H治疗有助于增加脑灌注压,降低血粘稠度,改善脑的供氧,但有加重脑水肿,增高颅内压的危险,还可能因输液量过多和输液速度过快而导致心衰、肺水肿,因此应在严密监测下进行。

1临床资料

本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26~58岁,平均42岁。均以SAH收住院,Hunt和Hess分级均为Ⅰ~Ⅲ级。手术后出现症状性脑血管痉挛12例,最早为术后第3天,最迟为第8天,。脑缺血症状均以对侧肢体不全瘫,意识障碍等为首发症状,优势半球可有失语。32例患者均在出现脑缺血症状时行头CT、MRA检查,结果发现:32例患者中头CT均示广泛SAH;头MRA检查,24例表现脑血管明显痉挛管腔变细,8例不明显。患者应用扩血管药物的同时加以稀释血液的扩容疗法。结果:32例患者中20例经综合治疗后脑缺血症状完全消失,10例患者不全恢复,2例患者恢复不满意。

2合并症的观察及护理

、肺水肿观察及护理

~。增加患者的血容量液体量2500~3000ml/d,或加用乳酸林格溶液500ml/d。

、痰液的颜色、性质如有呼吸困难、咳嗽、粉红色泡沫痰,提示急性左心衰、肺水肿的可能。应给予患者半坐位,双腿下垂,以减轻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高流量氧气吸入,湿化瓶中加入酒精,以降低肺泡表面张力。为避免以上情况发生,笔者应用了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24h匀速输入,100~150ml/h。保持输液通畅。


、颅内压增高的观察及护理

、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颅内压增高三主征的表现术后麻醉清醒后抬高床头15~30°,注意舒适护理。护士应向患者解释采取正确卧位的重要性,让患者知道这是治疗的需要,有利于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3]%有不正常心电图。同时颅内压增高,血肿对周围组织的压迫引起脑组织移位造成支配心脏的中枢神经异常,导致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出现心电图的紊乱现象,如:ST段下移伴T波低平或倒置,房性早搏,心动过速,Q-T间期延长等。心电图改变原因较多,对重症的脑血管患者要进行心电监护,注意与原发心脏疾患加以区别。心电图改变的持续时间多数短暂,一过性多见,随着脑部症状好转,多数可恢复正常。护理人员应及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

3H治疗症状性脑血管痉挛中合并症的观察及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52903900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2-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