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钢结构
一. 设计高炉钢结构考虑的因素:
(1)考虑到各种设备安装、检修、更换的可行性,要考虑到大型设备的运进运出,吊上吊下,临时停放等可能性;
(2)具有耐高温高压、耐磨和可靠的密封性;
(3)应留有足够的净空尺寸,并且要考虑到安装偏差和受力变形等因素;
(4)对于支撑构件,要认真分析荷载条件,做强度计算;
(5)避免积尘积水;
(6)合理设置走梯、过桥和平台。
. 高炉本体钢结构
高炉本体钢结构
a-炉缸支柱式;b-炉缸、炉身支柱式;c-炉体框架式;d-自立式
一. 炉缸支柱式——曾用于中小型高炉
1. 特点:
炉顶荷载及炉身荷载由炉身外壳通过炉缸支柱传到基础上。
2. 优点: 节省钢材。
3. 缺点: 风口平台拥挤,炉前操作不方便。
4. 应用:目前小高炉多用这种结构。
二. 炉缸、炉身支柱式——五、六十年代大型高炉
1. 特点:
①炉顶装料设备和煤气导出管、上升管等的重量经过炉身传递到炉腰托圈;
②炉顶框架、大小钟荷载则通过炉身支柱传递到炉腰托圈;
③传递到炉腰托圈的重量再通过炉缸支柱传递到基础上。
降低了炉壳负荷,安全可靠。
3. 缺点:
耗费钢材较多、投资高。
2. 优点:
三. 炉体框架式——大型高炉多用
1. 特点:
①由四根支柱连结成一个大框架;
②框架本身是一个与高炉本体不相连接的独立结构。
③框架下部固定在高炉基础上,顶端支撑在炉顶平台上。
④因此除装料设备重量经炉壳传给基础外,其余所有重量均由大框架直接传给基础。
2. 优点:
风口平台宽敞,炉前操作方便,有利于大修时高炉容积的扩大。
四. 自立式——小型高炉多用
1. 特点:
不设任何支柱,全部荷载均由炉壳承受,并传递到基础上。
2. 优点: 钢材消耗少,结构简单,炉前宽敞。
3. 注意:
设计时应尽量减少炉壳转折点;高炉生产过程中应加强炉壳冷却;高炉大修时炉顶设备需要另设支架。
第3章 高炉本体设计(5)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