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11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1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血栓形成; 下肢; 血栓溶解疗法; 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是血管外科常见疾病。血管内膜损伤、血流速度缓慢、血液高凝状态是引起DVT的三大主要病因。DVT形成后轻者可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影响病人的预后和生活质量,重者可引起肺栓塞导致死亡,除积极治疗外,护理也相当重要。我科2004年1月~2008年1月收治了112例DVT病人,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
本组病例112例,男女各56例,最大年龄92岁,最小年龄25 岁,。112例中手术及产后致DVT 8例,肿瘤致DVT者4例,伴有其他内科疾病者5例;112例中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者30例,介入导管溶栓者12例,手术取栓者5例,余为药物溶栓治疗。
2 护理方法
DVT发生后,绝对卧床休息10~14 d,患肢抬高20~30 cm,患肢制动,局部禁止按摩,可予以湿热敷,以缓解血管痉挛,减轻疼痛,促进炎症吸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绝对戒烟,以防止烟草中尼古丁刺激引起血管收缩而致疼痛。进食低盐、低脂、低糖、高蛋白、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多饮水,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用力排便而致腹压增加,从而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密切观察病人患肢的疼痛和肿胀情况,触摸患肢动脉搏动,指压毛细血管的充盈度[1]。同时观察患肢皮肤的温度、色泽、弹性和患肢的感觉。每日测量周径并记录,测量方法可采用以膝关节为中心,膝上15 cm和膝下10 cm处测量周径,并与溶栓前对比,以观察了解疾病的发展及恢复情况[2]。若病人疼痛剧烈时,可遵医嘱给予止痛剂,同时加强心理疏导,消除病人紧张心理,使病人能进行自我调节,积极接受治疗,并能主动发挥自我护理的能力。用药期间,密切观察病人有无皮下淤血、牙龈出血等出血倾向,每日检查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并记录。如有出血,立即停药,并给予相应对症处理。协助病人基本生活护理,定时翻身,减少局部受压时间,以免并发症的发生。
静脉输液时,要经常更换穿刺部位,避免在同一静脉进行反复穿刺,同一静脉持续输液时间不超过48 h。
药物溶栓时首选患肢静脉,注药过程中,使用血压计袖带加压,以阻断浅静脉回流,使药物通过交通支直接进入深静脉,快速作用于血栓部位[3]。药液现配现用,注意输注速度,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介入溶栓导管溶栓时,导管需固定稳妥,保留10 d,按计划、定时、定量输入溶栓抗凝药物。%碘伏消毒,更换敷料1次,防止局部感染和导管菌血症的发生,拔除导管时局部加压包扎24 h。
手术取栓后,绝对卧床休息,手术侧肢体制动,穿刺处用沙袋压迫止血,注意观察病人有无皮下血肿,肢体远端的动脉搏动、血运、皮肤温度及病人有无肢体感觉异常等情况。24 h后鼓励并协助病人做下肢各关节运动,以免血栓再发生。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可预防肺栓塞的发生,一般选右股静脉穿刺,也可选右颈静脉或左股静脉[4]。经股静脉穿刺的病人,绷带加压包扎,平卧4 h,24 h后可下床活动,防

11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52903900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