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周围型肺癌26例疗效分析.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周围型肺癌26例疗效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朱国荣沈志强邵伟成放射性碘粒子植入对前列腺癌、鼻咽癌、直肠癌、胰腺癌均有较显著的疗效[1],近年来也已成为治疗肺癌的有效方法之一。作者对2005年11月至2006年7月26例失去手术适应证或不愿接受手术的周围型肺癌病人进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本组26例,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47~82岁(平均65岁)。临床表现有咳嗽、咳血或痰中带血、胸痛、胸闷, 均有典型CT特征并经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后病理证实;鳞癌14例,腺癌9例,小细胞癌3例;肿瘤直径3~ cm;右肺上叶3例,右肺中叶4例,右肺下叶9例,左肺上叶4例,左肺下叶6例。17例伴有纵隔淋巴结或/和肺门淋巴结转移。
方法
采用北京君卓医疗科技公司开发的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计划系统(TPS)、粒子枪式植入器及配套的植入针,放射性粒子为宁波君安公司提供,
×,钛合金外壳,~ mCi, d,粒子装进装载器后高压消毒。术前准备:将CT扫描资料输入计算机,启动TPS制定治疗计划,确定放射性碘粒子植入的数量和分布;常规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小板、心电图,对于精神紧张者给予适量的镇静剂。治疗步骤:根据肿瘤位置,病人取仰卧位或俯卧位,先CT扫描确定穿刺点和进针的角度及深度,常规消毒铺巾,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然后按照拟定的进针点、方向及深度穿刺至肿瘤内。再次CT扫描,当确定穿刺针的位置已进入肿瘤后,按照TPS预定的计划将125I粒子均匀植入,操作完成后再作CT扫描,确认粒子的位置,若图像显示粒子分布不均需及时补种,换其它种植点继续以上步骤,直到符合TPS预定的计划为止。术后处理:术后3d常规使用抗生素,对疼痛、气胸、血胸等并发症进行对症处理。
疗效评价
术后3、6个月分别行CT检查,根据治疗前后肿块大小变化进行比较。(1)完全缓解(CR):肿瘤完全消失,影像学检查不能显示肿瘤或仅有条索状影。(2)部分缓解(PR):肿瘤缩小>50%。(3)稳定(SD):肿瘤缩小<50%或增大<25%。(4)进展(PD):肿瘤增大≥25%或出现新病灶。有效率=(CR+PR+SD)/总例数。
2 结果
粒子植入后3个月CT复查:CR 5例,PR 11例,SD 5例,PD 5例,%;6个月复查,CR 5例,PR 12例,SD 3例,PD 6例,%。12例(%)术中出现气胸,肺压缩10%~30%;10例咳血或痰中带血,经对症处理后缓解;17例术后觉局部疼痛,对症处理后逐步缓解。无一例出现出血、感染和癌灶种植等并发症。
3 讨论

放射性粒子治疗肺癌的原理
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肿瘤是指将微型放射源(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内或受肿瘤浸润侵犯的组织中,包括肿瘤淋巴扩散途径的组织,通过微型放射源发出的持续低能量的射线,使肿瘤组织遭受最大程度的毁灭性损伤,而正常组织仅有微小损伤。肿瘤细胞对射线敏感性有时相的差异,在生物周期中的D

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周围型肺癌26例疗效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52903900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