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钠肽在心力衰竭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在心力衰竭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心力衰竭患者88例,根据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采用免疫荧光法定量测定BNP水平;分析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左心室舒末内径(LVDD)的关系,比较治疗1周前后血浆BNP水平与病情关系。结果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随NYHA分级的增加而升高;血浆BNP水平与LVEF成负相关,与LVDD成正相关;患者血浆中BNP越高病情越重,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测定血浆BNP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及疗效评价有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心力衰竭;诊断;药物评价
近年来心血管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第一杀手,因其高死亡率及高住院率,越来越被临床医生重视。探讨脑钠肽在心力衰竭患者中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临床价值,早期诊断和治疗心力衰竭患者,正确评估疗效是本研究的宗旨。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心力衰竭患者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左心室舒张末径(LV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血浆BNP水平的关系[1-2],评价其在心力衰竭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2010年10月心力衰竭住院患者88例,其中男49例,女39例;年龄28~82岁,平均(
±)岁;缺血性心肌病34例,扩张性心肌病23例,心瓣膜异常者13例,高血压心脏病13例,先天性心脏病5例。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检查,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甲状腺疾病、脑卒中、急性心包炎、肝癌、严重肝功能不全、严重感染者。选取23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其中男19例,女4例,年龄26~70岁,平均(±)岁。两组间年龄与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以及NYHA对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21例心功能Ⅱ级、36例心功能Ⅲ级、31例心功能Ⅳ级。(2)血浆BNP水平测定: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患者血浆BNP水平,,置于加入乙二胺四乙酸(EDTA)的抗凝的试管中,3 000r/min离心10min,分离出血清,试剂盒由德国罗氏公司提供,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治疗1周后,对心功能Ⅲ、Ⅳ级患者重复测定BNP,组内变异系数<5%,组间变异系数<10%。
(3)多普勒超声检查心动图:使用荷兰Philips公司HD15型、,计算LVEF及LVDD。
(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可能有相关性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以P<。
2结果
、LVEF及血浆BNP,发现心力衰竭组LVDD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随着NY-HA分级的增加,血浆BNP水平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心力衰竭患者组的LVEF明显降低,并且随着NYHA分级的升高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见表1)。
BNP水平与NYHA分级、LVDD、LVEF均具有相关性,LVDD、NYHA分级与血浆BN
脑钠肽在心力衰竭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临床价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