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科技 SHAN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7 年第 6 期 11 月 20 日出版
●科技与文化
中西方服饰文化差异
李彩青
(太原理工大学轻纺工程与美术学院)
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中西方服饰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形成的各具特色的风貌和体系。
关键词:文化观念;穿着观念;差异
中图分类号:TS941.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 6429(2007) 06 - 0020 - 02
说起东方服饰文化,人们一定会想起雍荣华贵的唐装,含使着装人体显得修长。春秋战国之时,宽衣博带是贵族服饰的
蓄隽永的旗袍,而对于西方服饰文化我们却知之甚少,能想到特征。公元五十九年,东汉明帝诏定,袍服可以充作正式的礼
的除了近代的西装,便是中世纪欧洲隆重华丽的贵族服饰。其服,于是袍服便成为我国近两千年服装的主流。魏晋时男子多
实,中西服饰文化差异并不如此简单,一个民族的服饰特点渗穿着衣襟开敞、衣袖宽大的袍衫,妇女则褥衣长裙,华带悬垂,
透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中西方服饰经过数千年的历当风飘逸,似天女下凡。唐朝是中国艺术史上的黄金时代,在
史积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貌和体系。服饰和装扮上,不断承袭并夸张了前朝的传统方式,更吸收了
1 中西方服饰的特色比较很多外来的胡服式样,使唐朝服饰比之秦汉、后较宋明都要亮
1. 1 色彩丽突出,特别是开放的程度让今人叹之不如,其服饰文化影响
一个民族对颜色的喜好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这个民族潜深远,如今天的日本、韩国的传统服饰大都受到唐服的影响。
意识的性格特征。在上古时代,黑色被中国的先人认为是支配中唐以来,服饰渐渐变得宽大,长裙拽地,再配上颜色艳丽的披
万物的天帝色彩。夏、商、周时天子的冕服为黑色。后来随着帛,显得雍容华贵。这种装扮,一直到五代宋初还能见到。清
封建集权专制的发展,人们把对天神(黑色) 的崇拜转向对大地代服装相对来说比较肥大,袖口、下摆都有向外扩张之势。然
(黄色) 的崇拜,所以形成“黄为贵”的传统观念。传统服装色彩而,清代妇女那高高的旗髻和几寸高的花盆底鞋,加上垂至脚
受阴阳五行影响,有青、红、黑、白、黄五色之说,它们被称为正面的旗袍,使旗人比历代妇女都显得修长。服装外形的修长感
色,其他颜色为间色。正色在大多数朝代为上等社会专用,表是对东方人较为矮小的身材之弥补,在感官上产生视错觉,在
示高贵。在民间,正色也是人们衣着配色所喜爱和追求的颜比例上达到完美和谐。平顺的服装外形与中国人脸部较柔和
色。我国古代时服装色彩的选用,有一个很有社会内涵的现的轮廓线条相称。西洋古典服装的外形强调横向感觉,常采用
象:先开始于民间,一旦被皇家贵族看中,就禁止民间使用,否横向扩张的肩部轮廓、膨胀的袖型、庞大的裙撑、重叠的花边
则,轻者杀身,重者株连九族。如果一种服装的色彩开始是皇等,使服装线条产生夸张和向外放射的效果。西洋服装的外型
家贵族所穿,后来不穿了,成为一般民间服装,则这种服装的色特点与西方人热情奔放的气质、起伏明显的脸部轮廓以及比东
彩立即被视为卑贱的色彩。这一方面说明了我国古代对服饰方人高大挺拔的体型相适应。
色彩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服装色彩的运用带有明显的阶 1. 3 图案
级性。中西服饰在对图案的
中西方服饰文化差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