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企业价值观与行为差异
汪清因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南昌330013)
[摘要] 本文对比分析了中西方企业的人性观、自然观、时间观、社会关系观,揭示了中西方企业价值观念
的差异,阐明了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因素。
汇关键词』人性观;自然观;时间观;社会关系观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1 [文章编号] 1006 一5024(2005)10 一0094 一02
从人类学角度看,人不仅是“社会人”,而且是“文化小事坐在一起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人”。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始终发生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国的人性观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认为“人之初,性本
下,无所不在。大至宇宙观、时空观、人生观、价值观,小至衣善”,人一出生都是纯洁、善良的,只是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社会
食住行、婚丧嫁娶、一切社会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上的不良影响才变坏的,道德变化的轨迹是由好到坏,与西方
式、语言方式、等级观念、道德规范等等都属于文化的范畴。的由坏到好正好相反。正是因为有坏影响的存在,就需要有权
某一文化群体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宗教、历史、政治、科学等威的人负起责任来,保护儿童免受不良行为的影响,父母、老
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对于人性、自然、时间、社会关系等师、领导,理所应当是道德的楷模,学习的榜样,所以,中国学
问题的总的、基本的看法。这些基本看法,也称作基本价值生的作文中,常常把自己的爷爷、奶奶、父母、老师及历史人物
观,渗人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习惯。由理想化。在中国,邻里之间不会因为打扫卫生之类的小事坐在
于基本价值观念的不同,人们对待相同事物的态度以及做法一起讨论,通常是一位邻居自己主动打扫,希望以自己的行动
也就有所不同。这种差异导致中西方企业思想沟通困难,甚影响和带动其他人,如果没人响应,渐渐地此人也不去打扫
至产生误解和冲突。本文从人性观,自然观,时间观、社会关了,结果造成大家事大家管、大家都不管的局面。
系观等角度分析中西方企业价值观念的差异,阐明造成中西
二、自然观
方交际行为差异的主要因素。
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西方文化则是“天人相分”,而中华文
一、人性观化是“天人合一,o西方文化受海岛狭小范围的限制,为了生存,为
关于人性,西方的传统观点认为,人的本质是恶。我们从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们常常是独立地面对自然,搏击大海,从
《圣经》中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他们因为偷而养成了求新、求变、好奇好动的民族性格和天人相分的自然观。
吃了知识树上的禁果被上帝逐出伊甸园。按照基督教教义, 西方文化认为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凡与神均一分
从那时起人自一出生就带有原罪,人做坏事是他们天性中的为二,界线分明,强调二元的并存与对立。而在平原农耕气氛中生
一部分,只有上帝能够拯救他们,教化他们弃恶从善。随着人长的中国人,一向注重向内看,具有天人合一、内部融通的民族性
文主义在西方的兴起,这一基本观点转变为人既有恶的一格,文化特征是固守本土,沉着稳健,质朴厚重,崇尚和平。中国文
面,也有善的一面。这种基本观点对人们的社会行为也产生化认为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凡与神均合而为一,
了很大的影响,美国的政治制度就说明了美国人对人性的不注重二者
中西方企业价值观与行为差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