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中国古代的天文在古人看来,自然是神秘的,天体是神秘的,在整个宇宙中有神秘的力量在主宰人世。各种自然现象都有司管的神祗,并给这些神祗命名,如:风师名飞廉雨师名屏翳云师名丰隆日御名羲和月御名望舒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生活的国家之一,农业生产要求有准确的农事季节,所以人们自然要十分精勤的观测天象,古代的天文知识由此得到发展。甲骨卜辞中已经有关于日食和月食的记载。《尚书》、《诗经》、《春秋》、《左传录。《史记》中专门列有《天官书》、《汉书》里也列有《天文志》,这是专门论述和记载天文现象的篇章。我们现在了解一些古书中常见的天文基本概念,对于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无疑是有帮助的。七政(七曜):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的并称。金木水火土是古人实际观测到的五颗行星,它们又称五纬。金星:古曰明星,又名太白,其光色银白,且亮度特强。《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子兴视夜,明星有灿”,《陈风·东门之杨》“昏以为期,明星煌煌”,说的就是金星。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诗经·小雅·大东》“东有启明,西有长庚”,说的也是金星。木星:古名岁星,也叫岁。岁星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定的星空区域,所以根据岁星的行程可以纪年。水星:也叫辰星。火星:古名荧惑。土星:古名镇星或填星。岁差:由于太阳和月亮的引力对于地球赤道的微小影响,使地轴在黄道轴的周围作圆锥形运动,慢慢向西移动,约二万六千年环绕一周,。这种现象叫做岁差。我国最早定出较为精确岁差值的是晋代的虞喜,得出“五十年退一度”的结论,使我国的历法较早地区分了恒星年和太阳年。最早计算岁差的历法是祖冲之的《大明历》。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在黄河流域见北天上空,以北极星为标准,集合周围其他各星,合为一区,叫紫微垣。古人认为紫微垣是天帝之座。在紫微垣外,星张翼轸以北的星区是太微垣。房心尾箕斗以北的星区是天市垣。杜甫《秋日送石首薛明府》:“紫微临大角,皇极正乘舆。”大角,北天之亮星,古人以为是天王座。宿(xiù):星的位次,这个概念不是指一颗一颗的星星,而是表示邻近的若干个星的集合。二十八宿(舍、星):二十八个星区。古人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是以恒星为背景的,恒星之间相对的位置比较稳定,可以利用它们来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所到的位置。古人经过观测,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都是恒星)作为坐标,称为二十八宿,即: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古人把每一方的七宿联系起来想象成四种动物,这就是四象。(与西方人将星座联想为动物的形象相类似。)与二十八宿有关的文学作品有:《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唐风·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三星在隅。”“三星在户。”《毛传》:“三星,参也。三星在天,可以嫁娶矣。”《郑笺》:“三星,谓心星也。”近人研究,认为此诗三章所言三星,是指一夜之间,时间不同,三个星座顺次出现。首章“三星在天”,指参宿三星;二章“三星在隅”,指心宿三星;末章“三星在户”,指河鼓三星。上述三星是天空中明亮且接近的三颗星。《小雅·渐渐之石》:“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毛传》:“毕,

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yst8776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19-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