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TNF-α及其可溶性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临床意义.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TNF-α及其可溶性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王晓燕王永福李青张文兰庞春艳
【摘要】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s)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05例SLE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TNF-α、sTNFR1、sTNFR2的表达水平。结果:SLE患者血清中TNF-α、sTNFRs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LEDAI积分提示SLE活动组的患者血清中sTNFR1、sTNFR2表达水平高于SLE非活动组患者();抗dsDNA抗体阳性组血清中TNF-α、sTNFRs水平均高于抗dsDNA抗体阴性组()。SLE患者肾脏受累组中TNF-α、sTNFRs水平均高于非肾脏受累组()。另外,SLE患者血清中sTNFRs表达水平与TG水平升高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r=()。结论:sTNFRs与SLE患者血清中TG水平存在正相关,与疾病活动性及肾脏受累亦呈正相关,因此有可能作为判断疾病活动和严重程度的指标。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肿瘤坏死因子;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甘油三酯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多脏器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是自身免疫疾病的原型,好发于育龄期女性,发病原因至今尚不清楚。细胞因子在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它不仅是免疫炎症表现的根源,也是免疫活性细胞激活的证据,同时也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各种细胞因子之间形成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在这个网络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及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oluble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sTNFR)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SLE患者血清中TNF及sTNFR的表达水平,来探讨其在SLE患者中的临床意义以及与疾病活动性和脏器损害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病例组为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风湿科就诊的女性SLE患者102例,年龄19~70岁,,临床资料完整,均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的诊断标准[1]。对照组60例,为参加健康体检的本院工作人员,均为女性,年龄25~57岁,。对照组与病例组在年龄、性别构成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根据SLE活动指数(SLEDAI)对SLE患者的疾病活动程度进行评分,SLEDAI7作为活动组,SLEDAI
≤7为非活动组。
2 实验方法
血清TNF-
α、sTNFRs检测血清TNF-α、sTNFR1和sTNFR2的检测采用ELISA方法,试剂盒购自美国RB公司,实验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其他项目检测抗dsDNA抗体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检测,试剂盒购于德国欧蒙试剂公司。血清脂蛋白包括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采用7170

TNF-α及其可溶性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临床意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豆芽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