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长生殿第一节洪昇的生平和创作一、洪昇的生平和《长生殿》的问世家庭出身及生活经历对《长生殿》创作的影响。《长生殿》的影响,“演《长生殿》之祸”,“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二、洪昇的其他著作最早以诗名世。主要成就在戏曲方面,现存仅有《长生殿》和《四婵娟》。《四婵娟》由《咏雪》、《簪花》、《斗茗》、《画竹》四个单折短剧组成,明显受徐渭《四声猿》影响。第二节《长生殿》的创作过程一、李、杨题材的历史发展李杨故事为许多笔记和历史著作所记载,且是文人创作的热门题材,著名者唐有白居易《长恨歌》、陈鸿《长恨歌传》,宋有乐史《杨太真外传》,元有白朴《梧桐雨》,明有吴世美《惊鸿记》、屠隆《彩毫记》等。二、《长生殿》的三次改写第一稿名《沉香亭》,借李白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第二稿更名《舞霓裳》,以历史剧形式总结历史教训;第三稿《长生殿》,“专写钗盒情缘”,成鸿篇巨制。第三节《长生殿》的思想内容以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政治为背景来描写唐明皇李隆基和宠妃杨玉环的爱情悲剧。“今古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笑人间儿女怅缘悭,无情耳。”“看臣忠子孝,总由情至。”“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要使情留万古无穷”。这表明作者创作的主要意图是言情。言情+劝惩:“然而乐极哀来,垂戒来世,意即寓焉。”“逞侈心而穷人欲,祸败随之”。“弛了朝纲,占了情场”。对李杨既有歌颂,又有批判。这与汤显祖的既歌颂真情又批判恶情一脉相承,又有所发展。《长生殿》把《牡丹亭》中所表现的那种生死爱情,从青年男女恋爱生活阶段带进已婚后的夫妻生活阶段,它继《西厢记》“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口号之后,又进一步提出了天长地久的夫妻爱情理想。《长生殿》比以前描写李杨爱情题材的作品,更为详尽、深刻、细致、全面地描写了李杨二人爱情的成熟过程。它不单纯写了爱情本身的热烈程度,而且还突出地表现了这种爱情成长的广阔的历史背景。李杨是爱情的主角,是被讴歌的对象,同时又是罪恶的制造者,是被批判、谴责的对象。创作矛盾产生的原因:一是作家创作思想上的两种矛盾倾向:用浪漫的想像美化和颂扬爱情,用批判的笔法面对现实政治。二是爱情悲剧与历史悲剧的矛盾,也有着某些现实的、政治的原因。作者没有认清悲剧的真正原因,即爱情与时代、与社会的冲突,反面掉进了宿命论
长生殿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