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品制造业(生物制剂)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目录前言 II1适用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评价指标体系 35评价方法 66指标解释与数据来源 7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动生物制品制造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生物制品制造业(生物制剂)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三级,Ⅰ级为;Ⅱ级为;Ⅲ级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评价指标体系将适时修订。本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为首次发布。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订。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正丰易科环保科技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负责解释。本指标体系自公布之日起试行。1适用范围本指标体系规定了血液制品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本指标体系将清洁生产指标分为六类,即生产工艺及设备要求、资源和能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产品特征指标和清洁生产管理指标。本指标体系适用于血液制品生产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新建或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保核查、行业准入等管理制度。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指标体系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指标体系。《中华人民共和令第七十二号)《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6号)《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试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2013年第33号)《中华人民共和令第4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三部)GB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11914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8597危险废弃物贮存污染控制指标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21905提取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7生物工程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HJ/T91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标体系。、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相对独立、互相补充的系列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指标所组成的,用于评价清洁生产水平的指标集合。、细胞、动物或人源组织和体液等为原料,应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成,用于人类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人用生物制品包括:细菌类疫苗(含类毒素)、病毒性疫苗、抗毒素及抗血清、血液制品、细胞因子、生长因子、酶、体内及体外诊断制品,以及其他生物活性制剂,如毒素、抗原、变态反应原、单克隆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免疫调节剂及微生态制剂等。、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中的全部操作步骤。(细菌、立克次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有效抗原成分、动物毒素、人或动物的血液或组织等加工而成作为预防、治疗、诊断相应传染病或其他有关疾病的生物制品。,经分离、提纯或由重组DNA技术制成的血浆蛋白组分,以及血液细胞有形成分统称为血液制品。如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天然或重组的)。用于治疗和被动免疫预防。。(末端处理前)指单位产品生产(或加工)过程中,产生污染物的量(末端处理前)。包括废水产生量、废气产生量和固体废物产生量等指标。本指标体系主要是水污染物产生指标。水污染物产生指标包括污水处理装置入口的污水量和污染物种类、单排量或浓度。(GMP)是保证药品依照质量标准稳定地生产并进行质量控制的体系,实施GMP旨在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通过成品检验不可能去除的风
生物制品制造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