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园街道
关于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根据市、区社会服务管理创新推进大会精神和《朝阳区推进社服务管理创新实施意见》的要求,街道工委、办事处决定成立街道社会服务管理创新领导机构,并采取“1+10+12”组织领导体系。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区为契机,探索社会服务管理新模式、新机制和新举措,全面提升街道社会服务管理水平,促进街道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以建立与“新四区”建设相适应的社会服务管理体系为目标,以解决当前街道社会服务管理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努力构建以规范和谐的社区管理体系为基础、以数字化的社会服务管理体系为手段、以广泛参与的社会动员体系为支撑、以统筹有力的综治维稳工作体系为保障和以全覆盖的社会领域党建工作体系为统领的社会服务管理“五大体系”,力争在城市老旧小区管理、两类人员矫正帮教、社会保障工作、流动人员服务管理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三、成立街道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董跃美(工委书记)
刘炳起(办事处主任)
常务副组长:杨洪福(工委副书记)
副组长:李凤山(纪工委书记)
赵院军(办事处副主任)
黄永成(办事处副主任)
徐平(武装部长)
刘凌(派出所所长)
耿秀萍(办事处副主任)
霍建国(办事处副主任)
杨玉亭(副处调研员)
李定富(副处调研员)
李宝山(副处调研员)
李胜(组织科科长)
任政(主任助理)
成员:机关各科室、社保所、社区服务中心、工商所、交通队各负责人,各社区书记、主任、站长。
下设十个组:
1、综合协调组:
组长:杨洪福杨玉亭
牵头部门:工委办、行政办
成员科室:文明办(创建办)、宣传科、指挥中心
联络员:倪晓红
信息员:王世贤
2、监督考核组:
组长:李凤山
牵头部门:监察科、组织科
成员科室:人大办、财政科
3、数字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工作组
组长:李定富
牵头部门:指挥中心
成员科室:行政办、文明办(创建办)、计生办、流管办、城管科、城管队、派出所
4、综治维稳工作体系小组
组长:徐平刘凌
牵头部门:综治办、派出所
成员科室:流管办、610办、司法所、信访办、劳动科、安监科、城管科、城管队、交通队、工商所
5、和谐社区管理体系小组
组长:黄永成
牵头部门:民政科
成员科室:组织科、财政科
6、社会动员体系小组
组长:杨玉亭
牵头部门:宣传科、文明办(创建办)
成员科室:民政科、社区服务中心、流管办、工会、妇联、团委、社会建设协调委员会、各社区
7、社会领域党建工作组
组长:杨洪福
副组长:李凤山
牵头部门:组织部
成员科室:群团办、宣传科、文明办、各社区党委
8、城市老旧小区管理工作组
组长:赵院军黄永成
牵头部门:城管科、民政科
成员科室:文明办、流管办、财政科、城管队
9、“两类人员”矫正帮教工作小组
组长:霍建国
牵头:司法所
成员:派出所、民政科、社保所、流管办、综治办
10、社会保障工作小组:
组长:霍建国黄永成
牵头部门:社保所民政科
成员科室:民政科、群团办、文明办(创建办)、计生办、残联、社区服务中心
四、工作内容
(一)构建五大体系
1、构建数字化的社会服务管理体系
一是以“一个网络、多个平台、集成应用”的思路,成立街道社会服务管理指挥中心(内设综治、城管、网格、司法、安监、公安等联合办公场所),按照人口状况、市政管理、城市秩序、社会稳定、治安秩序、为民服务、扶贫帮困等类别,建立街道、社区上下对应的数据库和电子图层,做到资源共享。二是充分发挥社会服务管理指挥中心的指挥高度、组织协调、监督评价功能,对辖区内的人、地、事、物等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努力做到咨询受理标准化、事件处理流程标准化、责任主体管理标准化和考核评价标准化。三是充分发挥96105政府热线的作用,做社区居民、社区单位的贴心人,用爱心、诚心、热心积极协调各种关系,充分发挥政府与群众的“润滑剂”作用,通过服务找差距,通过服务促管理。四是建立通报制度。利用公示栏及内部办公网,每月通报各社区暴露垃圾情况、数字化管理立案情况。主要包括:全地区立案情况、各科室、社区案件完成情况、暴露垃圾等重点问题相关情况、提高案件处理效率
;建立奖励制度。制定《潘家园街道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绩效评价奖励办法》,对各社区进行绩效评价。根据每周月报及季度汇总的情况,对各社区城市管理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等级评定,优秀的社区予以奖励,差的社区进行通报批评;建立例会制度。通过月例会,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研究问题,交
潘家园街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