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药灌肠治疗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观察.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药灌肠治疗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观察
作者:常丹丹谭丽娟田培琳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以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加柳氮磺胺吡啶保留灌肠。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可显著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复发率。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药保留灌肠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VU),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但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疾病,病变位于大肠,呈非连续性节段性分布,多数在直肠和乙状结肠,可扩展至降结肠,横结肠,少数可累及全结肠,偶见涉及回肠末端,称为“倒灌性回肠炎”。临床以20-40岁年龄者多见,男女发病率差别不明显,临床以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为特征[1]。目前西医治疗虽能控制病情的急性发作,但毒副作用较大。我科于2008年利用中医药优势,应用中药灌肠治疗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0例,配合精心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治疗与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2008年4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60例VU患者。男35例,女25例,年龄30-76岁,平均50岁。具有完整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病程6个月-15年。按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同时根据证型口服中药汤剂。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加柳氮磺胺吡啶保留灌肠。疗程3个月。

灌肠方:薏仁20g、蛇舌草30g、茯苓20g、郁金15g、苦参20g、败酱草30g、厚朴10g、苍术10g、乳香6g、没药6g、冰片5g。
加减法:便血:加紫草30g、地榆30g;腹泻:加黄连10g、黄苓15g。
煎煮法:加入清水300~500ml,浸泡30分钟,先武火快煎5~10分钟,煮沸后取药汁100ml左右,余液之火煎30分钟再取药汁100~200ml,2次共取药液200~300ml,给予保留灌肠。
。临床治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次症消失或基本消失,方脉基本恢复正常;肠镜复查黏膜病变恢复正常,或溃疡病灶已形成瘢痕;便常规镜检3次正常。显效:临床主要症状基本消失,次症改善程度达2
级以上,方脉基本正常;肠镜复查黏膜病变恢复程度达2级以上;便常规检查正常。好转:临床主要症状改善达1级以上;肠镜复查黏膜病变恢复程度达1级以上;便常规镜检红、白细胞数5个/HP。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内镜检查无改善。
()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
观察组 30 21* 6 3*
对照组 30 13* 7 10*
注:*P<。
3 讨论
VU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

中药灌肠治疗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rh5371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