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中俄合作反恐
论文摘要:近年来,中亚地区恐怖主义的猖獗,不仅直接危害了中亚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而且也给中亚国家的两大近邻——中国和俄罗斯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中国和俄罗斯作为该地区的大国,理应为维护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做出贡献。在此背景下,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为中俄两台。本文试图着重分析上合组织在中俄联合开展反恐行动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论文关键词:上海合作组织;中亚安全;中俄反恐合作
一、中亚恐怖主义活动概况
冷战结束以后,中亚的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和国家间矛盾日益加深,特别是地区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对中亚各国都有不同程度的威胁,影响着本地区的总体安全。这“三股恶势力”近年来对中亚各国、俄罗斯高加索地区和中国新疆地区的安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使中亚成为世界上最不稳定的地区之一。
中亚地区自古就存在多种民族和宗教,属于世界上最为复杂的地缘文化带之一。苏联解体后,中亚诸国的社会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诱发了宗教、民族等一系列社会矛盾。这一地区比较有影响的宗教极端势力有“伊斯兰复兴党”、“乌兹别克斯坦伊斯兰运动”(简称“乌伊运”)和“乌兹别克斯坦伊斯兰解放党”等,他们也曾先后制造了一系列绑架、爆炸、暗杀和颠覆等恐怖事件,例如
“在1999年2月16日,‘乌伊运’恐怖分子在首都塔什干市制造6起爆炸事件。企图谋害卡里莫夫总统,炸死15人。炸伤150多人。[1]同年8月8日和22日,‘乌伊运’分子还制造了震惊中亚内外的‘巴特肯人质危机’”这一系列恐怖活动严重影响到了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俄罗斯北高加索地区的车臣问题的产生,有着长期的历史根源和深刻的政治原因。苏联解体后,受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和国际恐怖主义的影响,车臣分裂势力的暴力恐怖活动日益猖獗,在北高加索地区和莫斯科等地多次制造恐怖暴力事件,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例如,2002年10月23日,数十名车臣武装分子在莫斯科杜布罗夫卡剧院将800多名正在观看演出的观众和演职人员劫为人质,最后造成130名人质不幸丧生。2004年9月1日,车臣非法武装策划和制造了震惊世界的俄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学校劫持人质事件,造成331人丧生,其中包括186名儿童。车臣分裂势力给俄罗斯人民的社会生活和秩序带来严重挑战,威胁到联邦的统一和国家安全,成为俄罗斯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新疆地区的民族分裂活动始于20世纪初。随着苏联解体、中亚国家独立以及世界范围内伊斯兰复兴运动兴起,新疆民族分裂主义再次抬头并愈演愈烈,成为严重威胁中国西北边疆安全稳定的毒瘤。在2008的奥运年,“东突”恐怖分子在海外制造事端,冲击我国驻外使领馆、阻挠奥运火炬传递活动。更是在新疆制造了震惊中外的“7·15”打砸抢恐怖事件。“东突”恐怖组织大量袭击平民和软性目标,制造恐怖气氛,削弱了社会安全感,恶化了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对西部大开发的投资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对中国的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构成了极大威胁。
俄罗斯、中国和中亚地区的各种民族分裂势力与恐怖组织相互勾结在一起。这使得中俄都认识到,两国面临着相当严峻的非传统安全问题,需要在军事、政治、经济、外交、金融、法律和社会各个领域采取共同行动,同时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试论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中俄合作反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