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年月学术交流.,
总第期第期. .
· 中国工业化道路探索·
产业集聚研究综述
李清均
黑龙江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黑龙江哈尔滨
摘要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发展多呈“”的趋势,运用产业集聚
理论研究一国或一地区经济增长在国际上已经比较成熟。国内一些学者对产业集聚现象进
行系统实证分析,对中国制造业集中与市场结构的关系做具体实证研究,还有的学者对集群
创新系统要素、结构和连接模式等进行研究。
关键词产业集聚;区域经济;集群创新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产业集聚作为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新举措和重要途径,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
注与重视。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信息技术和高科技以及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的
资本与要素流动,使降低交易费用、建立全球范围的产品生产链、厂商供应链和利润增长
的价值链成为可能,导致制造业从原有中心区迁徙,进入原有产业集聚区的外围,进而寻
求更大的利润空间,外部性、不完全竞争、递增收益、路径依赖、积累因果关系等因素和机
制,使产业集聚效应直接转化竞争优势,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较为明显的
动因之一,打破了以往简单区位集聚、运输成本节约的地域经济联系,创新网络、集体学
习、新交易方式、新产业区功能拓展等,使新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相关性更加凸
显。另外,随着经济要素的全球流动速度加快,以及贸易壁垒的打破,产业集聚效应不但
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明显。为此,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聚以及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研
究比较活跃。
一
、国外产业集聚研究
.关于产业集聚原因。国外产业集聚研究大约追溯到马歇尔年所做
原因分析。在世纪年代提出集聚即空间外部性的概念至今是解释城市、
生产效率和投资增长的重要分析工具。他认为,产业空间集聚有三个原因:第一,促进专
业化投入和服务的发展。第二,为具有专业化技能的工人提供了共享的市场。第三,使公
司从技术溢出中获益。空间集聚即所谓的地方化根植于生产过程,某一地理区域中公
司、机构和基础设施间的联系引起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一般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专业化
收稿日期一—
作者简介李清均一,男,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干部,哈尔滨
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从事企业管理研究。
· ·
维普资讯
技能的集中、地方供应和消费者间增加的相互作用、共享的基础设施以及其他的地方化外
部性等。早期的产业集聚被界定为“产业区”。现在,将其称之为产
业集群,或者称簇群经济,集聚经济—
。
.关于产业集聚定义。主要是经济地理学者注意到,产业活动的定位和组织中的外
部规模经济的一种形式即集聚或地方化经济的出现。正如斯科特与斯多波所言,
在当今的世界经济版图上,由于大量产业集聚的存在,形成了色彩斑斓、块状明显的“经济
马赛克”,世界财富的绝大多数都是在这些块状区域内创造出来的。斯密和弗瑞得
对产业集聚定义为,正外部性与经济活动的区域集中相联系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以及
相联系的生产机构的共同定位。也有人将产业集聚界定为生产活动中递增规模收益不仅
是大规模生产的节约,是产生于生产自身增长的累积优势——技能和技
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