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邓普顿的投资之道(长期逆向-极好)1、约翰邓普顿确实是少数几个可以问心无愧地宣称自己始终握着股票投资圣杯(以低于平均的风险获得了高于平均的收益)之人。其最著名的共同基金――邓普顿增长基金,在其执掌的38年中从未有一次在60个月期收益为负。2、约翰爵士的投资哲学基于一个前提,即投资者有足够的勇气和耐心度过经济和市场周期并能坚守原则。和许多杰出的投资者一样,他也成功地在熊市保住了在那些好年份挣得的收益。投资成功不仅在于选择优胜股,还在于减少损失和保住所得收益。3、约翰爵士投资记录之杰出,不仅在于其为客户和基金投资者创造了持久的收益,还在于其所承担的风险低于平均。%,在投资领域,投资人的智慧多以跑赢市场平均的点数来衡量。标准基金理论认为,在如此长的时间内取得超额收益只可能是因为运气,或是基金经理承担了额外的风险。然而,正如我们所说,事实上邓普顿增长基金是以较平均更少而非更多的风险获得这样骄人绩效的。约翰邓普顿采用的方法根植于一个简单却有力的观点:买入被低估的资产是获得出色投资收益最确定且风险最小的方法。约翰爵士最喜欢的格言之一便是“绝望最甚之时便是投资之时”。4、邓普顿要求并制定了最高职业标准。因为他的个人习惯,他一贯准时、谦恭而有礼貌;在60多年的商务生涯中,他从未被起诉,也从未树敌。5、在他42岁(1954,邓普顿生于1912年)时,他发行了他的第一只共同基金――邓普顿增长基金。这只基金发行之时,邓普顿已有16年(即1938年26岁时入行)投资咨询的经验了,对他的客户来说,他是一个机敏智慧的咨询师,但对大众来说仍没有知名度。约翰爵士直接负责邓普顿增长基金的运营,从基金发行开始一直到1992年他和合伙人将邓普顿基金管理公司卖给富兰克林资源公司,截至那时,该公司名下的资产已达213亿美元。1987年,邓普顿将选股的日常工作交给其助手马克·霍洛维斯科负责,但他仍关注投资组合的情况。至2011年,仅约翰邓普顿1987年创设的新兴市场基金家族下资产便达400亿美元。5、约翰邓普顿在其成长过程中就坚定不移地想要获得成功。他的自信、绝不松懈的奋力工作以及他能将复杂的分析工作转化为简单却有可靠启发意义的框架的能力,都是确保其作为职业投资家取得成功的助力。6、邓普顿是首批尝试使用定量测算市场水平(目的是判断市场的整体水平)以控制客户对股票敞口的公司之一,这种方法的核心在于在市场与历史经验相比高估时控制敞口,低估时增加敞口。邓普顿的分析基于对当前和过去的市场盈利水平、现金流情况和收益特征的严格比较。这种分析不可避免地也使客户们在市场最好的时候错失了一些赢利的机会。后来邓普顿对其分析方法做出了改进,基于未来而非历史赢利情况进行个股选择。7、在邓普顿增长基金成立的最初10年,当时所有跟踪其绩效的投资咨询师都坦承其发展缓慢。但是后来,该基金的绩效显著提升,其业绩记录也在他的新合伙人杰克·加尔布雷斯的帮助下广为人知,这位新合伙人加入基金负责营销,通过他更多的投资者和中介机构开始注意到这只基金。仅在20世纪70年代(1974年)加尔布雷斯夫妇开始组建庞大的营销团队时,邓普顿增长基金才开始持续地跑赢市场。直到那时,该基金的绝对收益记录才显得让人印象深刻,之前都甚至有低于市场的势头。那也是邓普顿开始重仓投资日本股市之时,这也是后来让其扬名立万的一次逆向投资之举。在他人生的这一阶段,邓普顿增长基金投资了60%的资产在日本股市。然而在那时很少有职业投资者与日本有所接触,更别说知晓或理解这个国家了。邓普顿与杰克·加尔布雷斯的合伙关系显然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成功。4年内,邓普顿基金的规模从1300万美元扩大到1亿美元。到20世纪80年代,得益于里根政府的重商政策和20世纪的大牛市,其公司的资产规模多至数十亿美元。在1992年卖给富兰克林资源公司时,该公司拥有213亿美元的资产,旗下超过70只基金,其中包括广为人知的1997年创设的、由马克·莫比乌斯管理的新兴市场基金。需要强调的是,并非总是事事顺利。比如,在20世纪70年代中前期可怕的熊市时,邓普顿增长基金的价值60%的时候都在暴跌。%,%。令人稍感安慰的是,基金的损失比起主要市场指数的下挫要少,这体现了邓普顿严格的价值选股方法的防御型特质。尽管如此,这仍是一次失败。1974年,邓普顿管理下的所有基金的总值不到1300万美元,这只是其30年后建造出的总值900亿美元的庞大帝国很小的一点儿。8、从1968年到40年后寿终正寝,他就一直生活在巴哈马群岛上。邓普顿称其每天会花一个小时在沙滩上浏览研究报告的评论,寻找他认为便宜的股票。他很快便确信:远离华尔街的喧闹和匆忙是他能够持续地胜过那些在纽约金融区中心的大牌职业投资公司的关键
约翰邓普顿的投资之道(长期逆向-极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